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禮縣第一書記李翔

時間:2020-08-07 12:50:5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七月的艷陽,催熟著禮縣永坪鎮興建村漫山的蘋果,在蘋果樹斑駁的枝影下是第一書記禮縣機關事務局干部李翔急速奔走的身影,已是中午一點多,還有三戶群眾沒有走訪完,來不及吃午飯的他腳步一點都不敢懈怠……

走家訪戶解民憂

初到興建村時,看到劉石子五歲的女兒四月天依舊穿著棉鞋,九歲的兒子頭發亂蓬蓬的,一家人坐在黑乎乎的屋里,衣衫破爛不堪。經過了解這是一戶兜底貧困戶,妻子離異,戶主本人做過脾臟切除手術,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為改變這一戶的現狀,李翔多次上門服務,從打掃衛生,提米、送面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到講解脫貧政策知識,聯系學校、老師,關注孩子教育,事無巨細…… 

目前,劉石子一家已搬入新居,他也摒棄原來等靠要思想,利用照顧孩子的間隙撿廢品、打零工來增加收入,2020年更是租種了2畝玉米,收入渠道增多了,家里有了脫貧的希望,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孩子臉上多了笑容,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

村里的群眾只要有需要,李翔都會像對待自家人一樣給予幫助和關心。村里趙玉懷的老母親摔倒了,李翔及時聯系了大夫,并主動上門幫忙照顧老人;村里劉作娃打工沒領到工錢,李翔前往法律援助中心,幫助討要工錢;村民劉代保患有慢性病,李翔主動帶著他到衛生院辦理慢病卡;了解到村里老人陳福娃的兩個孫子需要辦理社會助學金,他積極幫忙準備相關手續,申請落實……從一件件大事小情中,李翔成了群眾的自家人、貼心人。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之時,村里缺少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他四下打電話、托人籌集防疫物資,在籌集到第一批防疫用品后,顧不上家人的他大年初四就趕到了村上將口罩、消毒液等發到了群眾手中,為群眾解燃眉之急。在村上的兩個多月時間里,他和村上打成一片,廣播、消毒、分發物品、組織村民恢復生產,組織村民外出務工……,

現在,小到家庭瑣事,大到孩子上學,村里群眾總喜歡找李翔聊聊,出出主意。在一次次與群眾的熱情談心中,李翔為村民解讀了政策、并了解了民意、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村里村外一片和諧,群眾都在一鼓腦的奔著好生活。

黨建引領樹新風

剛到興建村時,李翔打算通過村兩委班子和自己的努力讓村支部建設更標準化。通過走訪調研,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和兩委班子協商,制定出臺了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方案,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對因身體原因,不能參與組織生活的老黨員送學上門,開展學習交流和談心談話活動;先后組織黨員在龍池灣紀念館,上坪烈士紀念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開闊黨員眼界;協調禮縣機關事務局黨支部與興建村支部開展支部共建,通過交流學習,促進支部標準化建設。

為提振群眾精神,李翔和村兩委班子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村規民約”,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積分”活動和“巾幗家美”超市,在比、學、趕、超中激發群眾踐行文明的精神動力。成立紅白理事會,在農閑時宣傳倡議移風易俗,與村民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衛生整治、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活動;同時,通過鄉村大喇叭、群眾自樂班、農家書屋,開展秦腔唱演、廣場舞表演、黨員領讀等活動,讓群眾在文化生活中提升知識素養,在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中,改善群眾精神面貌和生活習慣。

志智雙扶興產業

治貧先治愚。李翔始終把轉變村民思想擺在首位。兩年多來,依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開講40余期,通過村民集體學、入戶指導學、個人專題學等方式,將黨的創新理論、扶貧政策知識、村內公務活動、特色產業種養殖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群眾聽,讓群眾成為政策明白人和生產技術能人,初步形成有困難到夜校,有矛盾上夜校,有想法上夜校的群眾生活新風尚。

引導和幫助村民增收,是幫扶工作的重心。李翔通過邀請專家對興建村地理環境和產業優勢的考察,研究提出“鞏固蘋果產業,發展畜牧產業”的幫扶穩定增收思路。為了解決散種散收模式和倉儲難題,保證蘋果收購價格,李翔協助村產業合作社“永燕合作社”完善管理機制,幫助合作社規范化發展,讓其成為帶動群眾種植、采收、銷售的核心力量,保障村民的經濟效益。同時,集資新建420噸冷庫一座,幫助錯峰銷售種植戶蘋果,保障蘋果銷售價格。興建村兩年新增蘋果種植面積400畝,成為了禮縣又一個蘋果種植產業大村。為了消除產業單一,李翔先后帶領合作社負責人、養殖大戶前往上坪、草坪鄉參觀學習養殖技術,邀請專家和上坪養殖大戶到村指導,幫助該村引進養殖良種,發展肉牛養殖,讓肉牛養殖成為該村致富的又一重要產業。2019年興建村到戶產業戶均分紅1620元,合作社長期雇傭貧困勞動力19人,人均增收1500元。興建村初步形成了種、養、儲,良性發展的循環產業鏈。

李翔說:“只有村民變的更富,村子變的更美,我才能不負組織對我的委托,才能不負群眾對我的那份厚愛。”

通聯:禮縣永坪鎮吳超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