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挪窮窩 興產業 穩脫貧

時間:2020-09-20 19:27:4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肖晶 李俊興)國列貧困縣、秦巴山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片區縣區、全省連片貧困縣區、全省深度貧困縣區,這些都是隴南市武都區的貧困標簽。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都區干部群眾響鼓重錘,盡銳出戰,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全區累計退出貧困村310個,減貧14.75萬人,2019年底剩余9個貧困村,剩余貧困人口732241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55%

近年來,武都區將易地扶貧搬遷和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堅持易地搬遷與基礎設施同步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實施,同時依托龍頭企業帶動村民就近就業,讓一批批貧困群眾真正實現了“挪窮窩、拔窮根、摘窮帽”,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nEO_IMG_圖片2.jpg

在安化鎮的一家超市里,員工郭愛愛正在熟練地整理貨物。201787日凌晨安化鎮境內突降暴雨,造成暴洪泥石流災害,馬家溝村為當時受災最嚴重的村社,考慮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武都區決定對82戶受災的群眾進行易地搬遷。說起易地扶貧搬遷后這三年的變化郭愛愛感慨良多。

“‘8.7暴洪災害’把我們的房子全部沖走了,這幾年政府不僅幫我們蓋了房子,給我們還找了份工作,一個月收入2000塊錢,我們現在日子過得非常好,非常開心,F在我在家不僅能上班,還能幫家里干點農活,照顧老人、孩子,感謝黨、感謝政府!”安化鎮馬家溝村村民郭愛愛說。

易地扶貧搬遷,圓了許多像郭愛愛一樣的貧困群眾的“安居夢”。數據顯示,僅“十三五”時期,武都區規劃易地扶貧搬遷39141654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8558148人,涉及18個鄉鎮80個村,有效改善了山區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在快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同時,武都區大力推進就業扶貧,配套建設了39個扶貧車間,吸納勞動力1521人,開發公益性崗位7724個,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走進柏林鎮石橋村,成片的花椒映紅了山川,也映紅了椒農的心。王文斌是該村的花椒種植大戶。一大早,他就忙著篩選花椒,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說,我種了15畝左右的花椒,今年大概能摘1000多斤干花椒,預計收入5萬多元。   

 近年來,武都區把花椒產業作為全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之一,通過狠抓基地建設、綜合管理、技術服務、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等一系列產業培育措施,“武都花椒”連續多年保持了全國花椒產地“面積第一、產量第一、品質第一、農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業地位。

在大力推進富民產業的同時,武都區還著力構建行之有效的帶貧機制。瑞達花椒專業合作社是武都區柏林鎮一家從事花椒產品精深加工銷售的龍頭企業,合作社采用“黨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的模式,承包租賃周邊土地約3150畝,發展社員595人,帶動周邊780戶、3036人種植花椒、中藥材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我們合作社與貴州老干媽集團、重慶德莊火鍋等全國知名企業合作,一年線上+線下的銷售額共計約1.5億元。”武都區柏林鎮瑞達花椒專業合作社車間負責人王早紅說。

nEO_IMG_圖片5.jpg

在武都“合作社+集體經濟”“合作社+產業項目”“合作社+企業”“合作社+電商”等聯動扶貧機制隨處可見。通過大力培育和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增收。2020年武都區花椒總產量達6000萬斤,綜合產值40多億元,人均花椒純收入3600元,帶動8.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花椒產業已成為助農增收、精準脫貧的金牌產業。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