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市禮縣:蒲陳村“紅色股份”“駐村幫扶”雙管齊下促脫貧

時間:2020-11-04 10:01:2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王海燕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迅 雷壩鎮蒲陳村是禮縣遠近聞名的“博士”村,不足千人的小村走出博士5名、碩士6名。曾經也是“下四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有3個村民小組、189戶、806人、黨員49名,2013年底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393人,貧困發生率為47%。設黨支部1個,有黨員49名,黨支部班子健全,組織機構完整。隨著“紅色股份”注入和西北師范大學的傾心幫扶“雙管齊下”,2020年脫貧退出貧困人口5戶20人,貧困發生率降為零,人均收入提高到5457元,實現了整村脫貧。

nEO_IMG_1.jpg

筑牢戰斗堡壘,夯實黨建基礎。一是配強村級“火車頭”。鎮黨委常態化加強“管村”,將配強村級“火車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從退伍軍人、能人大戶、外出務工人員、未就業大學生中擇優挑選村干部,持續推進強堡壘、強班子、強隊伍、強本領的“四強”行動,有效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二是嚴管理促進作用發揮。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制度的基礎上,對低保等群眾關注度較高的難點、熱點事項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開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務討論,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三是開展支部結對共建。將“走出去”和“引進來”有機結合起來,與幫扶單位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等12個黨支部開展支部結對幫扶共建活動12次,通過結對共建學習先進經驗和理念,開拓蒲陳村“兩委”班子的眼界,提高班子戰斗力。

聚焦富民增收,推動產業轉型。一是確定主導產業。按照“川壩蔬菜、半山花椒、高山藥材、林區中蜂、宜畜則畜、普種烏龍頭、持續抓勞務”的思路發展產業,立足本村實際,將花椒產業做大做優,種植花椒1400畝,僅花椒一項為全村群眾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二是加強科技培訓。借助西北師范大學幫扶力量,邀請省級專家現場培訓指導,“面對面”講理論、“手把手”授技術,全村189戶群眾已全部參加了培訓,不僅有效解決了群眾在花椒種植中遇到的“疑難雜癥”,而且實現了“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的目標。三是推進產業升級。緊抓《禮縣“一扶一帶”獎補政策》機遇,積極組建了由支部領辦的產業合作社,入股中央三部委壯大村集體資金50萬元“紅色股份”,整合東西協作幫扶資金20萬元,創辦農特產品加工扶貧車間,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實現了帶動群眾增收和增加村集體收入的“雙贏”。2019年以來與西北師范大學工會、二級學院的單位簽訂了約120萬元的采購協議,為11戶貧困戶戶均貢獻增收2000元。

nEO_IMG_3.jpg

加強環境治理,鞏固脫貧成效。一是拆危治亂,建設美麗鄉村。積極開展“拆危治亂”活動,共拆除危舊圈舍26間,殘垣斷壁420米,清除亂堆雜物9處,清理垃圾16噸,村容村貌和村內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就地取材,打造“花園”村莊。組織全村群眾集思廣益,靈活運用村內各種有用物資,打造各式各樣的“小花園”“小菜園”,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廣場3處、小節點12處、文化長廊2處。三是積分管理,改善生活習慣。以“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為載體,推行“文明換積分”“榮譽換積分”的“積分制”管理,扎實開展了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勤勞致富、鄰里互助、移風易俗等項目評選,倡導文明新風尚,引導群眾自覺樹立衛生環保意識,摒棄陳規陋習,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

強化駐村幫扶,培育文明鄉風。蒲陳村駐村幫扶工作隊于2014年由西北師范大學選派,2019年進行了充實調整。在管理上,雷壩鎮黨委制定《雷壩鎮幫扶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三支隊伍”融合發展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幫扶隊員高學歷、高文化的優勢,創新開展了一系列精神扶貧幫扶活動。一是舉辦“扶貧夜校”,開展“志智雙扶”。利用黨員活動室和幫扶工作隊辦公室兩個“固定講堂”,并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把夜校辦到田間地頭、村民廣場、農家炕頭。截止目前已開辦35期“扶貧夜!,600余群眾參加了學習。二是開展文化活動,增強群眾合力。以“脫貧攻堅奮進新時代,智志雙扶匯聚新風尚”為主題,舉辦了蒲陳村首屆“花椒藝術節”,為村里1780歲以上的老人集體祝壽,讓老人們集體過了一個“重陽節”,邀請西北師大國旗班的師生到村舉行專業升國旗儀式,增強村民愛國情懷。三是開展教育扶貧,阻斷貧困根源。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協調下,西北師范大學發揮教育單位幫扶的優勢,通過“小手拉大手,一生帶一戶”的模式,持續開展頂崗支教工作,集中開展鄉鎮專業教師輪訓,選派優秀教師定期到貧困村鎮開展專題講座、公開示范課,并成立全省第一個鄉鎮圍棋協會,讓圍棋走進了學生課堂。四是開發產品品牌,助推長遠發展。駐村幫扶工作隊立足農特產品推廣和增值,設計了“蒲禮”“蒲陳珍品”兩個系列產品的全系包裝、廣告片和宣傳手冊等,幫助蒲陳村加工車間生產的農特產品辦理了市場準入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地理標志認證認可等證件,為扶貧車間農特產品下一步走向國內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供稿:喬鵬)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