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因地制宜謀發展 助農增收富產業 隴南市文縣中廟鎮大力推進萬畝優質茶葉產業園建設

時間:2020-11-05 10:25: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林翠茹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文縣訊 秦嶺南麓,白龍江畔在清澈的白龍江沿岸坐落著一所干凈美麗、整潔有序、遠離喧嘩的,隴南市文縣中廟鎮它位于甘肅最南端,陜甘川交界地帶,素有雄雞一聲三省曉,鐘聲入戶香客來”之稱。行走中廟,層巒迭嶂,河流縱橫,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盡情書寫著大地良好的生態系統為中廟提供了優質的宜居環境然而優質的自然稟賦并沒有為當地人民帶來富裕的生活出于歷史、地理、政策等各方面原因,中廟鎮在曾經一段時期始終難以打破貧困的禁錮。

民有所呼,黨有所應。秉持不斷提升人民的民生福祉,中廟鎮黨委、政府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委關于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決策指示精神,始終將脫貧攻堅當作一項政治任務、民生工程、頭等大事來抓,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總目標,為群眾持續增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點在省委網信辦市縣財政局、縣紀委6家單位的共同幫扶下,舉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抓產業、謀發展、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發展,助農增收。中廟鎮黨委、政府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經過多年摸索,逐步發展為以茶葉產業為主導,南茶北果為支撐,退耕還林為契機,堅持綜合管護與基地擴張并重,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共同發展并重,形成了群眾持續增收支撐點。

一是堅持萬畝優質茶葉產業園建設。自2014年以來,在縣扶貧、林業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的幫扶下,整合土地資源,大力擴展茶葉種植規模,幫助、鼓勵、引導栽植龍井43號、中茶108號等優質茶葉達9600余畝,努力改造低產老茶園2500余畝,目前萬畝茶葉已經基本建成,但優質茶葉還需不斷強化,中廟鎮下一步將繼續擴大農戶發展優質茶葉規模,鞏固茶產業核心地位,提高茶園產出效益,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不斷提高群眾產業增收。

二是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017年中廟鎮抓住省級黨費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契機,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后渠、侯家溝、孔家等村,以茶葉產業為依托,在后渠村成立文縣溢品茗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廠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將141畝茶園入股合作社,18戶群眾入股3.5萬元,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茶廠的建立提升茶產業規模效益,完善茶品深加工鏈條,拓寬產品銷售途徑,帶動了當地茶農種茶摘茶的積極性,使他們不用再擔心銷路問題,今年共收購鮮葉8000余公斤,支付茶葉鮮葉款128萬余元,并給與貧困戶利潤分紅,同時合作社還吸納當地勞動力在合作社務工,增加群眾勞務收入。

三是加大茶葉技術培訓。為進一步提高茶葉質量,提高茶葉品質,增加經濟效益,近年以來,中廟鎮黨委政府、幫扶單位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邀請茶葉種植專業人員,其中省農業廳專家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圍繞幼齡茶樹定型修剪、投產茶樹輕修剪、深修剪,衰老茶樹的重修剪、春茶、秋茶采摘、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并現場動手操作演示,增強了茶農種植、管護技術,提高了茶葉品質,促進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是打造“茶果間作”產業路。中廟鎮圍繞打造萬畝茶葉產業園的整體思路,引領農民調整土地結構,探索“茶果間作”的產業發展之路,改變以往單一的茶葉種植,發揮土地最大效益,幫助農民增收致富。自2015年開始,運用“茶果間作”模式,集中發展連片枇杷與茶葉間作4600余畝,在2019年和2020年共發展訂單辣椒與茶葉間作3300余畝,積極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致富新路子。

五是精心打造茶園生態觀光園。經過多年精心打造之后,茶園錯落有致、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在遍山葉黃的秋冬季節,一片連一片的綠色,顯得尤為明顯。在后渠村圍繞茶園觀光,打造了一個長約375米的人行觀光步道,可供游人盡情領略茶園風光,經過打造之后的茶園,原生態茶園觀光園已具雛形,不久的將來將依托萬畝茶葉產業園建設,打造一條集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中廟鎮人民將繼續懷揣夢想追夢遠遠,以飽滿的熱情向著美好未來不斷戮力前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