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春蘭)熱烈奔放的麻和辣,是鐫刻在秦巴山區群眾舌尖上的味蕾記憶。如今,依托這兩種味道,隴南市武都區的群眾悄然唱起了麻辣“致富經”。
近年來,武都區委、區政府借助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的機遇,從山東省引進多個辣椒品種,探索花椒和辣椒“雙椒”套種,以樹上花椒保發展,以樹下辣椒促增收,不斷打造“麻辣”產業升級版。
花椒豐收
武都區馬街鎮是傳統花椒種植大鎮。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該鎮以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立足實際,在沙坪流域創建萬畝花椒種植示范基地,區域規模達1.2萬畝,受益群眾911戶4100人。同時,推廣種植了由山東湘魯食品公司訂單收購的美人椒。以規模性租賃閑置土地、社員入股分紅的方式發展立體農業和訂單農業,通過“雙椒”套種,發展種植美人椒2000余畝,每畝增收2000元至3000元。
“我們這里山大溝深,耕地稀缺,發展花椒林下種植,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說起“雙椒”套種的好處,馬街鎮沙坪村花椒種植大戶杜社林頗有“發言權”。杜社林認為,從單一種植到林下套種,不是花椒與辣椒的簡單疊加,而是產業的提質增效。
訂單辣椒喜獲豐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武都區花椒采摘期在六七月,這時辣椒正值幼苗期,花椒果實不受辣椒影響。辣椒在8月結果并進入采摘期,這期間,花椒樹部分葉子落下,為辣椒成長補充陽光,又防止了辣椒受曝曬而得病害。改變傳統路徑,群眾增收就多了一重希望。馬街鎮打破村域、鎮域制約,組建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進一步吸引和鼓勵貧困戶加入,加大科學管護力度,握緊“拳頭”闖市場,提升“雙椒”產品市場競爭力。為了更好地推動“雙椒”產業發展,該鎮由部分村黨支部帶頭,返鄉大學生、農村青壯年積極參與,開設“宣陽紅1688”“沙坪土特產”等5家網店,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
“雙椒套種”基地
放眼武都,“雙椒”套種模式在全區范圍也得到積極推廣。在花椒園內,按照一定的寬度栽植辣椒,從而在一定土地面積上實現立體栽植,“上有花椒產量、下有辣椒增量”,向空間要效益,使土地效益最大化。此外,武都區各鄉鎮結合當地條件和原有產業優勢,在產業融合上做文章,在間套復帶上下功夫,在提高土地利用上擴大產出,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富民的目的,切實加快了武都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