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批黨的好干部、優秀的村書記,不忘初心,站好最后一班崗,用擔當詮釋黨性,用作為播種希望。他,一生布衣,兩袖清風,只為群眾白了頭他,一腔熱血,四處奔波,只為百姓謀幸福,他就是康縣三河壩鎮秧田壩村黨支部書記金萬義。今年56歲的他,依然意氣風發,在全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上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對于這次村“兩委”換屆,金萬義說激動地說,“我雖然已到退休年齡,但在這換屆選舉的重要檔口,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崗,把換屆工作及新的村‘兩委’班子支持好、扶持好!
產業發展的“領頭雁”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自2010年擔任村支部書記后,面對全村45%的貧困發生率,金萬義深知責任之重大,如何讓秧田壩村順利脫貧摘帽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金萬義常說秧田壩村的經濟發展要么走出去,要么引進來。在任職以來,他積極帶領廣大群眾發展天麻、中蜂等富民產業,還鼓勵優秀青年返鄉創業,現在村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7個。為了促進產業升級,他還多次聯系培訓講師給群眾免費傳授中蜂養殖等技術。同時為廣大貧困群眾聯系務工渠道,組織勞務輸轉,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擺脫貧困面貌。
美麗鄉村建設的“工程師”
為了改善全村群眾的生活條件,完善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金萬義堅持“生態為基、發展為要、民生為本、黨建為先”的原則,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及群眾,推進垃圾清理、“廁所革命”、道路硬化等基礎建設。僅2020年,全村通過栽道沿石、播花種子,植綠化樹等方式,綠化村組道路達8公里,綠化面積達18000平方米;拓寬硬化通村公路2.3公里;實施房屋風貌改造81戶150座820間;硬化改造庭院51戶3200平方米;硬化入戶道路21條230米;修建青磚花墻350米;在他任職的數十年里,秧田壩村整村風貌煥然一新,道路兩側,各色花木一眼望不到盡頭,將村落裝扮得整潔美麗,讓人眼前一亮。
尤其今年秧田壩村崔家溝社通社道路硬化項目現場,常常能夠看到他忙碌的身影。“2003年崔家溝社就通路了,但一直沒有硬化,直到今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村‘兩委’班子的積極協調下才得以硬化,以后下雨再也不用從泥濘路上走了。”該村村民呂永強感嘆道。
脫貧致富的“火車頭”
從評定為貧困村到現在全村脫貧,金萬義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因戶施策、精準發力,從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拆違治亂、房屋量化到群眾的生活習慣改變,他都身先士卒、無微不至,在秧田壩村班子的努力下,全村貧困人口91戶336人如期脫貧。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金萬義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為群眾代好言、履好職,當好基層政府與群眾橋梁紐帶,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贊賞。金萬義常說,“無論進退留轉,崗位發生什么變化,作為秧田壩村一員,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關心村級發展,服務全村群眾!
“在老黨員金萬義身上,我們看到了為民情懷在基層傳承、看到了初心在基層綻放、看到了人生價值在基層體現。正是這些同志夙夜在公、心系民生,全鎮經濟社會才迎來了蓬勃發展。”康縣三河壩鎮黨委書記杜魁說。
(焦楊紅 卯怡波)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