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崗位上,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社區工作者的為民初心,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先后被評為隴南市抗擊疫情最美家庭、全省隴原脫貧攻堅巾幗帶頭人、隴南市巾幗脫貧先進個人和“三八紅旗手”,她就是城關鎮北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單洋洋。
共建共享,社區建設的“領頭人”
北街社區屬于老舊社區,常住人口1520戶3940人,支部有黨員62名。在單洋洋的帶領下,北街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在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上狠下功夫。通過整合資金打造升級了集便民服務大廳、日間照料中心、志愿服務和社會工作站、未成年人工作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議事廳及綜合文體活動室等功能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進一步強化了社區的服務功能,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提升。同時,按照“共商共駐共建”的要求,成立了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統籌轄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為成員的北街社區“大黨委”,動員在職黨員成立臨時業委會管理無物業樓棟,建立了轄區單位黨組織報到制度和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健全了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社區共建活動有序開展。
身體力行,社區居民的“知心人”
北街社區黨支部被評為市級先進黨組織,這離不開單洋洋帶領一班子人的埋頭苦干和艱辛付出。單洋洋雖然是名女書記,但她說話從來都是鏗鏘有力,底氣十足,做事雷厲風行,說到做到,大到社區的陣地建設,小到居民隨口而出的一個微心愿,她都能記在心上,提在手里,解決在實際行動里。在居民眼里,單洋洋就是一名“靠得住、能擔當、有魄力”的好書記。自社區工作以來,單洋洋從抓班子、帶隊伍、聚合力、強基礎入手,常抓黨員干部學習,常聽居民群眾心聲、常解急難愁盼之事,探索落實了“零周末、全天候”及“辦事不跑路、最多跑一次”的高效辦事工作模式,被干部和居民親切地稱為社區的“知心人”。
抗擊疫情,不讓須眉的“女強人”
疫情防控雖早已進入常態化,但單洋洋始終緊繃防控弦,牢固樹立“寧可多管一戶,不可漏管一人”的理念,針對社區老舊、無物業、難管理等特點,做細做實網格化管理,劃分14個網格,建立完善了五級網格“十戶聯防”機制,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置黨員先鋒崗,建立志愿服務隊伍,設立監測點,對每樓棟、各小區實行常態化網格化管理。針對從境外和風險區返回的人群,建立“一戶一檔”,實施“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一名網格員、一名樓院長、一名社區醫生、一名社區民警”包抓的“五個一”工作機制,有效織密了防控網,形成群防群治強大合力。社區居民紛紛稱贊:“我們的女書記真打硬,有這樣的書記,我們放心”。
心系百姓,居民群眾的“暖心人”
“作為社區黨組織書記,只要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都要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單洋洋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經常走訪入戶,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和困難黨員,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之事,能解決的事情就現場協調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事情都會一一記錄在隨身裝的小小筆記本上,之后便想盡一切辦法銷號解決。單洋洋常說:“我是社區書記,我應該做好居民的‘服務員’,不能愧對居民對我的信任,居民的事情無小事,居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看得出,她的眼里裝下的都是居民,心里裝著的也是居民。截至目前,切實為轄區居民解決了268件熱點難點問題。
“今后,我們將繼續秉承‘小社區、大服務’的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發揮好社區‘大黨委’的作用,用心用情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努力讓社區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單洋洋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作者:張旭輝
單位:中共徽縣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