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便民橋架通了,這回我們下地干活兒再也不用蹚水過河了,河對面山上的地耕種起來更方便了。”近日,沙金鄉(xiāng)申家村參與修橋的村民高興地說。
最近,沙金鄉(xiāng)申家村黨支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持續(xù)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感人故事被廣大村民傳為佳話。
申家村“村兩委”成員在申家村包村干部周軍的帶領下走進村民的院子、融入田間地頭,聽民聲、排民難、解民憂,真正從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和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入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不斷增進黨群干群關系。
據(jù)了解,每到春秋農忙季節(jié),申家村的申家河流就阻擋了群眾春種秋收的腳步,要蹚水才能過河,農作物要靠人背肩扛,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不便,修建產業(yè)便民橋成為這幾個村民小組群眾的心愿。為消除產業(yè)發(fā)展瓶頸,保障村民出行安全,通過近一年時間的謀劃,沙金鄉(xiāng)申家村的包村干部、村干部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宗旨,在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申家村村兩委在包村干部周軍的帶領下調動各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與相關部門協(xié)調,組織群眾利用申家村境內不用的閑置電線桿、架起了四座產業(yè)便民橋,解決了幾個村民小組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
“為村民服務要事無巨細,申家村的工作具體瑣碎,情況總是復雜多樣,我們要堅定一份信念。只要我們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會換來群眾的理解和感謝!我們的工作會面對很多的困難群體,只要我們盡自己的職責為他們做點事情,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必將會換來更溫暖的民心。”申家村黨支部書記趙磊說。
修路興產業(yè)、架橋便生產,申家村田間產業(yè)橋的修建,為村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打通了致富路上的困難梗阻,架起了與群眾的連心橋,連通了群眾的致富路,使家家戶戶都享受著這“最后一公里”所帶來的便利,這修起來的不僅是一條條致富的田間產業(yè)橋,更是直抵民心、架起黨群合作、深入為群眾辦實事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為申家村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通訊員 申貴懷/圖/文)
投稿人:申貴懷
聯(lián)系地址:甘肅隴南市禮縣沙金鄉(xiāng)申家村村委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