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宕昌縣城關鎮深度落實省委關于城市社區基層黨建“1+4”工作方案和市委、縣委部署要求,打破地域、領域界限,優化調整基層組織設置,將黨組織嵌入社會治理網格中,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綜合服務”的城市社會綜合治理聯動機制建設,推進基層黨建網、民情聯系網、社會治理網“三網融合”,以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小網格”發揮“大作用”,為推動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配強專兼職隊伍,充實網格黨建力量
城關鎮堅持把政治引領擺在首位,全面加強社區政治思想建設,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推行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推進社區黨員結對幫扶、幫教幫學送學等主題活動,傳遞黨的聲音、宣講黨的主張。堅持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不斷優化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在4個社區細化網格124個,推行黨員網格長擔任黨組織書記制度,確定網格員187名、樓長217名和“十戶長”574名。2021年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立臨時黨支部79個,組建志愿者服務隊84人,在社區“大黨委”統一領導下開展人員管控、核酸檢測、物資配送、防控知識宣傳、值班值守等工作。今年疫情防控形勢趨緊后,城關鎮迅速激活防控網格,閉環做好1015名來宕返宕人員隔離管控工作,充分發揮了網格化管理機制的作用。堅持一張網全面融入治理,一個網格建立一個微信群、確定一名信息員、設立一個黨員示范崗,調整充實了3個社區班子,培養社區后備干部16名,實行“雙亮一考三服務”(黨員“亮身份”“亮承諾”,黨員積分考核,開展崗位服務、結對服務、志愿服務),將疫情常態化防控、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便民服務等工作情況納入積分考核體系,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參考,不斷提升社區網格服務實效。
構建大聯動機制,打造基層紅色品牌
城關鎮強化實現“橫向”與“縱向”緊密相連,通過建立網格小區黨支部、巷道樓棟黨小組,不斷把社區黨組織觸角延伸到群眾當中,形成“縱向貫穿”的組織體系。將轄區80余個部門單位、4個社區“大黨委”進行共治共建,聘請20名黨組織負責人兼職委員,形成“橫向擴面”的組織體系,有效消除黨組織覆蓋空白點,形成共駐共建、互聯互動、聯系緊密的大黨建工作新格局。強化“需求”與“資源”互聯互通,選派黨建指導員為社區黨組織提供專業的黨務指導,解決了社區黨組織黨務工作不規范不專業等問題。在對接社區需求和駐區單位資源的基礎上,今年新簽訂共駐共建協議105份,通過組織聯建、穩定聯保、活動聯辦、服務聯做等聯建活動,實現了區域人力、資源、信息的共享,社區由過去的“單兵作戰”變為現在的“聯動作戰”。強化“項目”與“品牌”示范引領,堅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先后在4個社區提出了“大黨委+共駐共建”服務等聯建聯動工作“品牌”,通過一個點影響一個面,實現多點“盆景”營造全域“風景”的效果。特別是在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通過組織聘請老干部戴“紅袖章”當衛生監督員、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戴“紅袖章”當文明勸導員,加大對居民群眾的教育引導力度,有效解決了垃圾頑癥問題。
推行精細化服務,提升社會治理實效
全面推行黨員干部“面對面”連心走訪傾聽民意訴求制度,每月組織黨員干部下網格開展連心走訪活動,“面對面”傾聽收集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引導干部群眾主動加入到“紅袖章志隊”“健身隊”等社區活動團隊,增加交流互動,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現場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或提交網格連心工作機構協調落實。全面推行網格力量“不間斷”巡防排查風險隱患制度,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由村(社區)干部擔任。按照常住人口每500人左右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對網格內的人、房、地、事、情等信息進行采集和動態更新。樓道長、三小組長(黨小組長、居民小組長、婦女小組長)和社區輔警等作為網格協管員,輔助網格長和專職網格員做好社情民意、矛盾糾紛等收集處理。今年一季度共排查調處矛盾9件,消除安全隱患7處。全面推行群眾參與暢通“線上”訴求反映收集制度,搭建集處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務為一體的“微信服務群”移動服務平臺,將聯系網格的領導干部、網格工作人員和每戶家庭都加入到對應的網格“微信服務群”中,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劉治學 王曉勇(宕昌縣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