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名鎮人大代表,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源于軍旅生涯的磨練,造就了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自擔任成縣蘇元鎮龍窩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始終以為民辦實事為己任,在農村這片廣闊的舞臺上,繼續書寫著愛黨、愛國、愛家鄉的質樸情懷,他就是現任龍窩村黨支部書記李永鵬。
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永鵬也經歷了短暫的焦慮期,工作推不開、思路及方向不明確等因素,讓他深刻明白,要做一名合格的村黨支部書記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不服輸的品格讓他更加堅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他先從了解村情做起,盡管他是龍窩村人,但對村子的深入了解,他做的還是不夠,為此,他借工作之便,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戶情,為高效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按他的話說,如果對村情不了解,開展一切工作難免會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現象。
近年來,疫情、汛情交織,作為蘇元鎮中心村的龍窩村,工作量大面寬,這對于李永鵬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疫情防控中,他身先士卒,一邊統籌安排監測點值班值守工作,一邊迅速排摸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底數,落戶居家隔離措施,配合衛生院對鎮街區進行防疫消殺,有時面對部分群眾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他也總是耐心講解政策,用真誠打動群眾,取得了滿意的工作成效。就像他說的那樣,農村工作,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往往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立場,把黨的政策貫徹執行好,讓群眾認可、接受,并從思想上、行動上自覺配合村黨組織工作。
談起這兩年的經歷,李永鵬影響最深的還是防汛減災工作,龍窩村作為蘇元鎮中心村,人口多、地形地貌復雜,每年進入汛期,尤其是遇到強降雨,村內總會發生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質災害,這讓李永鵬不自覺的在遇到強降雨天氣就會高度緊張,這兩年來,每每遇到強降雨,他總會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連夜搶險,就拿今年7月15日夜的強降雨來說,他組織人員不顧傾盆大雨,第一時間疏通被阻塞的水路,極大降低了街區部分群眾暴雨災害損失。
村子要發展,產業要提速。李永鵬深知作為純農業鄉鎮,村子發展的出路之一就是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經過歷屆鎮黨委、政府及村“兩委”班子的不懈努力,龍窩村以核桃產業為主,雞豬養殖及中藥材產業為輔的產業格局基本成型,立足村情實際,李永鵬和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搶抓訂單產業機遇,通過流轉“撂荒地”整治后的群眾土地等方式,全力發展集體訂單萬壽菊、辣椒等產業,進一步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同時,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在龍窩村積極營造起了產業興村、產業富民的良好氛圍。
談起龍窩村的發展規劃,李永鵬有他的總體思路,那就是依托富民產業,在增加群眾收入的基礎上,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發展短板,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實施鄉村振興目標。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干的,面對村情復雜的實際,在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他沒少受批評,龍窩村也多次被鎮紀委工作督查中通報批評,但他痛定思痛,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及黨員、群眾戮力攻堅,依托蘇元鎮黨建“家”文化“1+10”柔性治理模式,以改變群眾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切入點,一個社一個社的整治,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歲月匆匆,轉眼間李永鵬已經擔任龍窩村黨支部書記近兩個年頭了,這段歲月,他經歷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也改變了許多,但有多重身份的他,牢記使命擔當,始終保持著一心為民的赤子初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