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今年以來,宕昌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聚焦市委“三城”“五地”目標定位和縣委“1346”工作思路,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攻堅行動作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宕昌的重要載體,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鄉村建設行動和國、省、縣道生態文明長廊建設為抓手,持續開展拆危治亂整治提升人居環境行動,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全縣上下統籌謀劃,下好“一盤棋”
科學研究部署。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攻堅行動,堅持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創建文明城市、5A景區創建、推動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認真分析研究,深挖根源,統籌謀劃、扎實部署,一體推進。縣委、縣政府組織上半年高質量發展觀摩活動和專項工作觀摩活動,縣人大、縣政協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重點工作進行視察,形成比學趕超氛圍。縣委組織部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攻堅行動。各鄉鎮黨委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責任,積極整合人員、籌措資金,全力保障拆危治亂行動有力、有序、穩妥推進。
深入調研指導。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聯系包抓的鄉村一線檢查指導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攻堅行動。縣級聯鄉領導靠前指揮,深入鄉村一線督查指導、推動工作落實。縣委組織部組織調研指導組,深入各鄉鎮督查指導,掌握工作進展,指導基層解決存在的問題,了解黨員領導干部的工作表現。各鄉鎮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會,靠實工作責任,促進工作落實。強化資金保障,各鄉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積極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籌措資金,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鄉村兩級沖鋒在前,當好“戰斗堡壘”
深入宜傳動員群眾。廣泛利用電視、鄉村大數據平臺和微信等媒體,大力宣傳改善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精神。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組織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動員會,認真細致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努力贏得群眾的認同和支持。對個別思想上有顧慮、主動性不高的群眾,由鄉村兩級組成工作組上門入戶,認真聽取意見,說情說理說利弊,做好思想工作,妥善解決后顧之憂,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全力推進工作落實。各鄉鎮圍繞國、省、縣道生態文明長廊建設大局,主動出擊,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建立專項臺賬,遵循先易后難、因戶施策、壓茬推進的原則,按照分批處置、分步拆除、分段治理的思路,采取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人機結合的方式,組織鄉村干部積極參與,進行拉網式地毯式推進,全力攻堅克難,持續發力拆除危舊房,堅決整治亂搭亂建,清理殘垣斷壁,清理河道垃圾,同步組織群眾開展復墾植綠,組織各村公益性崗位人員和群眾對房前屋后、村社道路、公共區域堆放的雜物、柴草進行大清理、大整治,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有效鞏固擴大了攻堅行動成果。
黨員干部模范帶頭,爭做“排頭兵”
黨員帶頭做示范。各級黨組織把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作為主題黨日和“黨群活動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黨性鍛煉的生動實踐,積極組織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拆危治亂當先鋒”活動,廣大黨員帶頭提高認識、帶頭宣傳教育、帶頭轉變生產生活習慣、帶頭支持拆危治亂、帶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教育群眾樹立“美麗鄉村是我家、美麗鄉村我來建”的觀念,引導群眾院內院外都打掃,保持村容村貌整潔美麗,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廣大群眾作出了表率。鄉村兩級組建330多支黨員突擊隊,主動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中,帶頭挑重擔、攻難關,幫助缺少勞動力的群眾拆除危舊房屋,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各級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良好精神風貌。
干群齊上聚合力。在各級黨組織的宣傳教育、組織發動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下,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對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的認可度、滿意度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社會團體、有關企業和各類青年志愿者組織熱情高漲、積極行動,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涌現出了一批先進感人事跡,形成了黨員帶頭干、群眾比著干、干群齊心一起干的熱潮,推動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全縣拆除危舊房1782間,廢棄圈舍651處,草房320座,拆除殘垣斷壁898處,1.5萬米,拆除活動板房1931座,3.9萬平方米。新建小廣場79個,4.7萬平方米,新建便民停車場73處,3.7萬平方米,硬化村道巷道14.5萬平方米,新建衛生廁所12709座,打造小花園小景點476個,新建休息亭、長廊97座,安裝道路護欄3.5萬米,道牙5.8萬米,新建花墻2.3萬米,復墾土地5069畝,栽植櫻花、紅葉李、翠竹等各類綠化苗木24.9萬株,種植月季、萬壽菊等花卉34.3萬平方米,彩繪文化墻567面,1.7萬平方米。組織黨群活動日2876次,投入人工4.9萬人次,投入機械6149臺次,清理垃圾1.2萬噸。
(劉治學、王曉勇、董紅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