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今年以來,禮縣王壩鎮堅持將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聚焦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培養了一批“帶頭型”“技術型”“實干型”鄉土人才。為找準新時代鄉土人才工作坐標系,把鄉土人才培育好、使用好,營造鄉土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帶領群眾致富的良好環境。
翟壩村村民韓育杰是一個農村家庭的頂梁柱,憑自己敢闖敢拼的膽識和先進優良的養殖技術創造了幸福生活。他以不平凡的人生奮斗軌跡充分展示了一名農村黨員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故事。
天道酬勤,幸福生活永遠都是奮斗出來的。2016年,韓育杰結束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回到了家鄉。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下,利用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同弟弟韓育強等5人創辦了禮縣小溪溝育明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嘗試發展養豬產業。
起初,5人養殖經驗不足、缺乏技術,2017年、2018年的連續虧損,讓他的合作伙伴也有了離開的想法,自己的三個孩子同時都上了大學,給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韓育杰一人身上。但韓育杰沒有放棄,給自己的合作伙伴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們,只要堅持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自己也經常學習鉆研養殖技術到深夜,悉心照料豬棚,在實踐中逐漸提高技術。根據在養殖中摸索出的經驗,他感到,要保證土豬肉的品質,光在飼料、繁殖技術上下功夫不行,還必須讓豬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這樣才能讓豬肉柔性不減,肉味鮮香可口。
韓育杰是個很細心也很有頭腦的人,他調查市場時發現,一般小豬崽,要將它喂養長大再產崽大約要一年時間,而買一頭直接能繁殖的大種豬,價格接近8000元,同樣大的母豬價格也不低,于是他就思索:“怎么養殖才能花最少的錢,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經過仔細觀察和反復琢磨,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根據母豬繁殖習性,按種豬、母豬、土豬、仔豬4種類型買豬,分階段銷售……如此遞進,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9年,全國豬肉大漲價,當年的200頭豬,年底就收到了不錯的經濟效益。接下來的兩年,養豬規模逐漸擴大,累計養殖育肥豬和仔豬共1500頭,凈產值超過80萬元,韓育杰不僅還清了外債,也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更欣慰的是家中三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這是對韓育杰辛勤勞動最大的回報。
“ 一人富不算富,眾人富才是富。”這是韓育杰對創業的感悟。雖然創業的過程十分艱辛,但創業成果卻令人欣慰。看到親人和身邊的群眾一天天富起來,韓育杰也成為當之無愧的致富帶頭人。用他的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把經驗、技術和理念傳授于人,不但要讓自己富起來,還要讓大家一同富起來,過上好日子。”
韓育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也是一名普通的農村黨員,更是一名新時代的鄉賢和百姓心中的“能人”。他以鄰為善、樂于助人的愛心感染著四鄰,他為自己的事業默默耕耘,創業的激情和吃苦耐勞精神激勵著鄉親。他作為黨員,對于村上的事務積極響應,帶頭支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相信敢打敢拼的他,在這片深愛的故土上,將會繼續默默前行、勤勞致富。
(通訊員:安彥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