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甘肅省成縣:產業振興有特色 群眾致富有奔頭

時間:2022-09-13 18:37:3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走進甘肅成縣紅川鎮席坪村的康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車間,一派“火紅”的場景,分揀、剪枝、封裝,工人們熟練的完成著一系列操作。

nEO_IMG_圖片1.jpg

紅川鎮訂單辣椒收購點群眾挑選辣椒     宋海濤攝

“我家就在附近,送完孩子來上班的,在合作社干很長時間了,每月能拿到3500塊錢左右!毕捍宓拇迕駰蠲涝菩χf道。

“今年的辣椒珠子椒和二荊條產量最高,畝產最少30005000斤,預計每畝增收5000千元以上。”康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呂建新介紹說。

目前,該合作社已投資48萬元新建高標準設施農業大棚24座,擴建了辣椒加工生產流水線1條,保鮮冷庫2座,完成訂單辣椒育苗720萬株,流轉土地300畝,種植象牙白蘿卜、白菜、辣椒。在疫情期間合作社與53名因疫在家的群眾簽訂了長期務工協議,進一步保障了他們的經濟收入,實現農戶穩定增收,產業提質增效。

康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只是紅川鎮引領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紅川鎮把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確立了以“黨建+”的發展戰略,采用“支部引領+企業對接+合作社+農戶參與+訂單產業”的利益鏈結發展模式,打造區域農業產品優質品牌,走出了一條集約化經營、規;a,綠色可持續的“三產”融合之路,帶領村民蹚出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成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同樣叫得響還有店村鎮大寨的蔬菜產業。走進大寨村的蔬菜產業園,到處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露天種植的辣椒、青蘿卜正在裝車售賣,大棚西紅柿、種植的大白菜、卷心菜長勢喜人,早播的大蒜也已經悄悄露出綠油油的嫩芽。

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店村鎮立足當地蔬菜產業發展優勢,以創建特色產業樣板村為目標,找準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點,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動、黨群合力,邁出了產業振興的堅實步伐,著力增強了村集體經濟和群眾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真正讓“菜籃子”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nEO_IMG_圖片2.jpg

劉江云查看大棚番茄長勢      宋海濤攝

劉江云是成縣店村鎮大寨村人,2021年從杭州電子廠返鄉后回家創業,在村黨支部的幫助支持下他流轉了10畝土地,開始種植大棚蔬菜,目前產量穩定收益可觀,不僅如此還帶動村里農戶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今年我承包的15個蔬菜大棚,分別錯峰種植了水蘿卜、卷心菜、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等蔬菜,銷售額達12萬多元。”劉江云說。

“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我們全鎮上下一盤棋,始終堅持農戶產業發展到哪里,我們的產業路就硬化到哪里,灌溉水源就通到哪里、動力電就拉到哪里、農業技術就指導到哪里、支部跟蹤服務就到哪里的原則,既當好‘大管家’也做好‘服務員’。”大寨村黨支部書記趙振江說。

nEO_IMG_圖片3.jpg

辣椒豐收群眾樂    宋海濤攝

發揮支部引領,鑄牢產業發展“橋頭堡”,店村鎮大寨村從資金爭取、土地流轉、技術服務、對接市場等環節進行全鏈條跟蹤服務。今年以來,大寨村黨支部組織村內4家合作社,采取群眾流轉土地和自籌資金入股方式,爭取獎補資金38萬余元,協調和幫助群眾流轉土地46畝,新發展蔬菜大棚118個,蔬菜產業已成為店村鎮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成縣充分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緊盯發展產業這個“牛鼻子”,探索出“支部+合作社+農戶”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全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通訊員  宋海濤)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