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眼下,城關鎮鉚足干勁,謀求發展新突破,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城關鎮先后整治撂荒地5000余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320畝,修建產業路15公里,香菇、羊肚菌大棚32個,地栽木耳20畝,蔬菜大棚8個,獼猴桃300畝,蠶桑基地800余畝,同時,種植高粱、玉米、大豆等小雜糧,“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城關鎮鄉村振興的底色越來越足,群眾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
初夏時節,萬物興盛,千里沃野,風光無限,處處升騰著生機與希望……走進勾家壩村地栽木耳基地,菌袋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在地上,農戶們正在嫻熟地擺放菌袋,一派繁忙景象。
看,田地里成片嫩綠的麥苗蔥蔥郁郁,春風吹過,田地里散發著陣陣清香,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農田,很難想象這一片片土地,去年的時候還是長滿荊棘、雜草叢生的撂荒地。而這些僅僅是個縮影,“啃”下撂荒地,“育”出豐收田,兩年來,城關鎮已清表復耕約5000余畝,不斷擴大耕地基數,變荒地為良田,為種植戶、村集體增收擴渠道,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眼下,正是高粱種植的季節,城關鎮利用撂荒地整治機遇,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群眾們正在搶抓晴好天氣種植高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走進羊肚菌大棚,一個個菌包整齊排列,鮮嫩的羊肚菌爭相探出灰褐色的"小傘苞",錯落有致地盛開在菌壟上,散發著菌子獨特的芳香,一棵棵、一簇簇,挺著胖墩墩的腰桿,長勢煞是喜人。采摘工人們正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從菌子底部劃過,把一朵朵羊肚菌采下裝進筐里,白的腳,黑的傘,或大或小的羊肚菌在地里緊挨著。
近年來,城關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延伸鏈條、規模經營、人才培育、金融扶持等方面精準施策,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帶領群眾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讓鄉村振興的底色更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