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徽縣永寧鎮: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蹚出富民強村新路徑

時間:2023-07-04 22:43: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通訊員馬育江)今年以來,永寧鎮泰伯村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抓手,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繁榮為目標,依托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推行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模式,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蹚出了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作表率、群眾得實惠、農村有奔頭的富民強村新路徑,有效形成了“黨建強、產業旺、群眾富”的鄉村產業發展良好局面。

堅持黨建引領,科學謀劃發展“新藍圖”

“以前都是我們自己種,種的面積小了掙不到什么錢,種的面積大了,我們又會愁銷路,今年可好了,村支部帶領我們一起種,一起幫我們找銷路,我們心里踏實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群眾高興的說道“我們這里以前一直都有種植西瓜,種植的西瓜可甜了,技術和經驗都有,而且我們這里的氣候、土地也非常適合種植,不害怕種不好”。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泰伯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多次召開黨員大會、民事直說會、村民代表大會、院落會議,充分聽取群眾對發展特色產業的意見建議,并與鎮村干部深入分析當前鄉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共同探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徑和方法,逐步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

“去年我們村打造了西瓜種植基地近30畝。今年我們結合整治撂荒地,結合本村發展特色西瓜產業的明顯優勢,逐步擴大發展建設了西瓜種植基地。”泰伯村黨支部書記馬花兒說,“同時,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我們盤活村集體土地15畝,通過“支部領辦”模式,邀請鎮技術人員作技術指導,農戶小規模種植的方式進行逐步推廣,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形成以點帶面的形式助推農民增收。”

按照去年產量和市場價格,今年,通過“支部領辦”模式,泰伯村村集體發展的西瓜預計能產7.5萬斤,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4萬余元。

找準發展定位,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

產業發展是激發鄉村活力的基礎所在,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在產業發展上泰伯村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實施,鎮村兩級組成工作專班,摸清產業基礎,搞清發展短板,結合土地適合種什么、老百姓會種什么等問題來找準產業發展定位,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我們泰伯村是260戶人,耕地面積是3726畝,以前大多數人都種植的是小麥、玉米、黃豆,高產值的經濟作物種植比較少。”泰伯村包村領導、司法所所長何浩說“這兩年來,我們一步步轉變群眾發展觀念,優化產業發展結構,規模化發展西瓜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去年我種植了30多畝西瓜,純收入8萬多元左右,而且我種的西瓜個體均勻、皮薄肉脆、甜度高水分足、清甜可口,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泰伯村瓜農石志強說道,“今年,我還要繼續種,相信肯定會有不錯的收入。”

瓜農石志強是泰伯村近兩年來吃到西瓜產業甜頭的“第一人”,多年前積累的種植經驗,讓他種植起西瓜來更加地得心應手。

為了讓更多群眾參與到西瓜產業發展中來,泰伯村結合實際,立足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積極鼓勵動員村干部、村社黨員、能人大戶帶頭種植,引導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帶動周邊群眾同步發展產業,進一步激發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促進產業規模發展,同時不斷拓寬銷售渠道,讓農產品產銷對接更加緊密、穩定。

發展特色種植,繪就產業融合“新圖景”

發展特色產業是推動鄉村振興、帶動農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為了引導更多的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增收,今年以來,泰伯村堅持將做強產業支撐作為鼓起群眾“錢袋子”、夯實鄉村發展的根基,按照“黨建+產業”發展思路,以“一村一品”為抓手,立足村情實際和資源優勢,找準產業發展方向,有序擴大西瓜種植規模,同步發展車厘子、訂單辣椒、架豆等經濟價值高的短平快特色產業多措并舉力促群眾增收“多點開花”。

五月中旬,正值辣椒的最佳移栽期,在泰伯村田間地頭,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辣椒苗移栽作業,在廣袤大地上增添了“新綠”,也奏響了鄉村振興“椒”響曲。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源動力”。在發展西瓜、訂單辣椒種植的基礎上,泰伯村立足本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引進發展車厘子、李子、桃子等高端水果新品種種植,打造休閑采摘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做好強力的產業支撐。

據悉,今年,泰伯村共發展西瓜種植110畝,高端水果新品種20畝,架豆200畝,訂單辣椒117畝,并結合擺荒地整治工作,種植小麥、大豆等糧食作物,探索走出一條黨建賦能、“造血”蓄能、農業增收、群眾致富的產業融合“新圖景”。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