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王雪梅)如果說,環境衛生整治為左家鄉的村容村貌帶來了蝶變之美,那么,塑造文明鄉風則賦予了左家大地時代之美、文明和諧之美。
今年來,左家鄉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曬文明鄉風、比人居環境”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依托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探索創新了“一約五會”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厚植文明鄉風,賦能鄉村治理,推動全鄉呈現出鄉風文明、環境優美、人人和諧的良好態勢。
每到傍晚時分,左家鄉大莊村的文化廣場上就熱鬧起來了。越來越多的干完農活、吃完晚飯、勞動了一天、換上一身干凈衣服的群眾在這里匯集。男女老幼聚在一起聊天、乘涼。勞動了一天的村民們,也過起了熱熱鬧鬧的“夜生活”。
“隨著國家惠農強農政策越來越好,我積極帶領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今年種植羊肚菌10畝,木耳5萬袋,帶動3戶群眾。”左家鄉權坪村殷彥軍充滿信心地說,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會力所能及地幫助村上其他困難群眾一起致富,明年還會擴大種植規模,能帶動村上10余人務工增收。
左家鄉大莊村村民馮東霞的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多年來,她任勞任怨,在家伺候婆婆照顧孩子,操持家務,多次被村上評為“好兒媳”。“兒子打工經常照顧不上家,媳婦在家里既要伺候我,還要接送學生,我生活又不能自理,幫不上啥忙,但是東霞依然把我照顧得很好。”馮東霞的婆婆感動地說。
為使每個村更具時代之美、文明之風,左家鄉以創建“和美鄉村”為抓手,推進“最美家庭”“清潔庭院”等創建工作,探索實行了網格化管理環境整治新模式,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全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走深走實。走在每一條街道上,映入眼簾的不光是干凈寬敞的街道、枝繁葉茂的樹木和欣欣向榮的花草,還有主題鮮明的文化長廊,有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宣傳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的宣傳欄,還有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通過教育熏陶,耳濡目染,達到民風好、村風正的目的。同時,村里還組建“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通過“積分制”管理考評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弘揚孝老敬親、家庭和睦、勤勞致富、抵制高價彩禮等優良傳統,引導群眾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讓文明、和諧之花處處綻放。
如今的左家大地,矛盾糾紛少了,鄰里和諧了,家庭和睦了......每個村落都悄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幅幅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和美鄉村畫卷徐徐鋪就。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