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王雪梅)“以前,有事情找鄉上駐村干部,總要先打電話聯系一下,問有沒有在鄉上,或者還得跑鄉上去辦理,但是現在到村上便民服務室,隨時都有人接待,需要到鄉上辦理的事就可以讓駐村干部“代跑”,自己在家等消息就行了,辦事比以前可方便多了。”日前,在大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村民 楊翠翠高興地說。
“除了開具相關證明外,還有一些是來咨詢政策的,我們都按規定給他們解答好,每天都有專人坐班,尤其周末,群眾也不怕找不到我們了!”鄉鎮干部呂熙隆說。
今年來,左家鄉為轉變干部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推行鄉村干部坐班工作制度。各村結合實際統籌協調好“坐班”人員,做到村委會周一至周日每天至少有1名鄉鎮干部和1名村干部坐班值班,做到來人有接待、辦事有受理,并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按照“誰受理、誰辦理、誰反饋”的原則,對當日來訪問題、承辦事項和辦理結果及時登記造冊,對現場能夠解決辦理的,及時辦理;現場無法解決答復的,由受理人提交鄉上集中研究解決,并由受理人負責跟蹤落實,向當事人反饋辦理結果,有效做到受理事項個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同時,在坐班期間實行考勤管理制度,要求鄉鎮干部到村上班不準遲到、早退、擅離職守,坐班人員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請假,做好去向登記,并及時安排其他人接替班,做到便民服務室辦公“天天有人在,事事有人接”。
“您有問我幫答、您有困我幫解、您有事我幫辦。”這句話最近成了左家鄉干部的口頭禪,類似這樣宣傳惠民實事、解決群眾問題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于耳,交織譜寫成一曲為民服務的動人樂章。
這種鄉鎮干部到村里上班的模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干部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的工作狀態。鄉鎮干部也不再是將工作一味地傳遞給村干部,只管后期的檢查調度,而是帶著要求和方法現場領著干、指導著干,真正將鄉村干部擰成了一股繩,“沉下去”服務群眾。
做好日常工作,開展集中服務、常態服務群眾…… 一種工作模式的轉變,用良好的作風和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點贊和好評,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是所有群眾的民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