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金秋時節,驅車穿行山田,駛入綠野,薄霧中的為石村唐池若隱若現,一條條寬敞平坦的道路,一排排整齊和諧的民居、一棵棵寄托鄉愁的千年古樹、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繪就了一幅村優美、家整潔、處處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為石村位于宕昌縣獅子鄉,距離縣城110公里,現有農戶39戶,村民172人。這里因盛產藥材、生長古樹而聞名。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收入單一,為石村藏在深山,鮮有人知。
近年來,獅子鄉搶抓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建設機遇,聚焦“五大振興”,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原則,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逐步探索“富民強村、景美人和”鄉村振興新路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培育形成優良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同時,壯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園提檔升級;探索建立現代農業體系,打造“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網紅打卡地,推動鄉村旅游與特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旅游精品,以古樹名錄為媒,大力開發鄉村旅游項目,讓村里群眾從中受益。
“尊重村落靈魂,尊重原鄉建筑,尊重傳統文化。”獅子政府鄉長杜永翔表示,為石村不是仿造古村,也不是刻意創新出奇,而是遵循古村原有的山地肌理,運用各種鄉土元素延續古村的鄉土性和文化性,營造渾然天成的山村意象。
以點帶面、輻射周邊,整體提升,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示范村建設中,獅子鄉以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整治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提升為突破口,努力創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堅持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在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拆除圈舍18間、廢舊廁所6座、殘垣斷壁5處345米,群眾義務投工150多人次;無償讓地新建廣場1處、綠化10處,推選最美家庭4戶、黨員示范戶2戶。堅持規劃先行,干群攜手繪制藍圖。立足村情實際,先后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鄉賢會,廣泛征求群眾意愿,探索符合本村特點的建設方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確保傳統農耕文化特色與新農村建設融為一體。堅持保護傳承,全力打造生態旅游。充分尊重村莊現狀、村情民意、民風民俗,注重發掘和保護古建筑、古樹木等歷史文化遺跡,修繕老舊房屋26座,打造小節點花園7處1294平方米、改擴建池塘1座,新建高防護欄489米、仿木欄桿182米、高擋土墻285米、仿木擋墻4處124米,打造文化墻12處。使示范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村事家事鄰事事事可訴說,直辦領辦督聯辦件件有回音。獅子鄉強基固本,便民服務,鄉村治理,建強基層戰斗堡壘。積極打造村民說事室,積極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行“1 N”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實現多網合一、多元共治,有效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提升鄉村綜合治理能力,使村莊環境變得干凈整潔、和美宜居,村民的榮譽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鄉上按照“謀長遠、打基礎”的理念,新建停車場1處、文化廣場1處,改建廁所3座,新建涼亭2座、觀光座椅4處,安裝路燈32盞,初步破解了村內臟亂差的問題。
如今,鋪開為石村這張融合萬千氣象的時代新村畫卷,“富民強村、景美人和”的振興愿景正在一步步照進生活現實。
宕昌縣委宣傳部劉國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