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今年以來,宕昌縣理川鎮綠園村堅持把黨建 鄉村治理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層面、全過程,深入開展“強鎮富民”農村黨建融合行動,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理川鎮依托‘強鎮富民’農村黨建融合行動,大力提升村干部隊伍建設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擇優培養村后備干部88名,全面提升了村‘兩委’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綠園村支部書記賞士學說,大家比著干,爭著干,干群關系也更加融洽了。
聚焦解決基層班子戰斗力、凝聚力不強的問題,綠園村從提升村干部隊伍建設水平入手,研究制定加強村干部管理的具體措施,建立村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監督、履職成效與村干部工作實績掛鉤的機制,積極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計劃,選拔帶頭學習政策、帶頭發展產業、帶頭服務群眾的優秀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儲備培養優秀村級后備干部5名,全面落實管理培養措施。
突出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治理一盤棋。理川鎮黨委書記毛若棟介紹:今年來,我鎮堅持以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五五新模式”。結合全市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全鎮成立了鎮村民事直說工作機構并制定了方案,在21個村成立了“民事直說委員會”,設立了民事直說議事廳,建立了民事直說微媒體平臺,面對面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事”,精準排摸,重點管控。宣傳推廣“碼上掃、馬上辦”,采用“線上 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暢通渠道,將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掌控、化解、處置,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
提升文明善治“軟實力”。理川鎮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立了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大力推行“一碗燴菜辦喪事”,堅決抵制農村高價彩禮、濫辦酒席等不良習俗。通過“一提兩審三送”機制,定期評選表彰“五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通過“紅黑榜”宣傳先進,激勵后進,引導百姓向善向上、向好向美。
實現鄉村治理“數字化”。理川鎮大力推進“互聯網 便民服務”建設,鎮村干部在黨群服務中心全天候坐班值班,通過“數字化辦公”讓數據線上“領跑”、群眾線下“零跑”。建立了電子商務服務點和電商直播間,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初步構建起了集黨建、就業、社保、教育、衛生、文體、法律、快遞等服務于一體的“農村半小時公共服務圈”,有效提高了便民服務效率。
綠園村充分發揮賀龍舊居黨員教育實踐基地作用,大力開展紅色文化進村社、進農家、進校園活動,通過展覽、宣講、座談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黨員干部黨性教育。
結合“三抓三促”行動,理川鎮組織全鎮年輕干部開展崗位大練兵,督促年輕干部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政策業務研究,以學促干、以學篤行、以學增效。“綠園村通過開展“五模范、五示范”評選活動,激勵全鎮村民形成守法文明、鄰里和諧,敬老愛幼、愛崗敬業的良好社會風尚”。毛若棟說。
秋日,走進綠園村,躍入眼簾的是移步換景、步步園林、山水相映、寧靜自然、如幻似夢,仿佛世外桃源,美不勝收。
理川鎮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圍繞漿水梨、糧食、中藥材、高原夏菜、草畜、勞務“六大產業”,按照“全鎮一盤棋謀劃、村社多點化發展”的思路,推行多元創收、產業帶動、資產盤活、文旅融合、企業興辦、入股分紅“六種類型”發展村集體經濟,全鎮有 21個村的集體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和產業合作社、21個村發展種植業、14個村盤活資源資產、2個村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
黨建強,產業興。綠園村在種植黨參、黃芪、當歸、大黃中藥材種植和勞務輸轉等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挖掘“賀龍故居”紅色旅游資源,帶動綠色發展,打造“梨花大道”景點,今年5月,成功舉辦了首屆梨花會,使綠園“漿水梨”名揚省內外,村內農家樂、農家客棧如雨后春筍般異軍突起。
如今,綠園村正成為周邊游客的打卡地。鎮上以綠園村中藥材產業鏈項目基地為中心,成立“綠園筑夢 電商”循環農業黨建聯合體,通過理論聯學、活動聯辦、產業聯動、效益聯享,實現抱團發展,鼓勵發展“回歸經濟”,積極吸引人才回歸、資金回流、企業回遷。目前,全鎮已建辦特色農業合作社54個,電商實體店11個,梨園山莊1個,吸納就業20人,帶動群眾增收 85萬元。
劉 輝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