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 陶小未 )山水共生、綠藍潑墨,大自然賦予了武都大地斑駁陸離的動人風光,但區位落差也制約著全域發展的協調統一。武都區柏林鎮距離武都城區18公里,全鎮21個村4309戶13221人。群眾主要經濟收入以花椒、中藥材、蔬菜、勞務輸出為主。
近年來,柏林鎮把扶持壯大龍頭企業作為助力群眾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鼓勵合作社引導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合作社與區內外企業建立對應的供銷關系,穩固拓展銷售市場,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群眾持續增收的疊加效應,瑞達、多豐、騰達三家合作社年營銷收入均突破億元。
強化黨建引領,推行“黨支部+”模式。柏林鎮專心謀劃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新型經濟主體,立足地域優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對轄區瑞達等多家合作社入股中央三部委扶持甘肅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共400萬元。采取農戶自種、合作社銷售和集體流轉種植的方式,定期開展技術培訓,達到集體增實力,農戶增收益和產業增效益的有機統一。
強化資金支持,助力群眾持續增收。通過積極協調、多方爭取,帶動全鎮274戶脫貧戶戶均年增收273元,村集體分紅1.86萬元。帶動15戶脫貧戶和1戶監測戶戶均年增收2400元。同時,鎮上積極協調合作社為石橋子村10戶脫貧戶提供就業崗位,每戶年收入增加1.85萬元。
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大力引導發展肉兔養殖產業,積極為興海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爭取肉兔養殖場改造項目資金117余萬元,建成標準化兔舍4座,引進種兔980只,目前已實現人工繁殖肉兔3.4萬余只、出欄3萬余只,預計年出欄商品兔6萬余只,可實現銷售額240余萬元。合作社帶動群眾128戶,分紅約22萬元,直接安排就業崗位6人,人均年增收3萬元。
強化電商帶動,著力拓寬銷售渠道。為了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引導瑞達、多豐等多家合作社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按照“基地+合作社+電商+農戶(貧困戶)”的銷售模式,利用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隴南電商、農村淘寶等平臺,通過網貨開發、品質把控、統一標準,最終實現將初級產品變為高品質,高附加值特色商品。
同時,加強與知名電商平臺的合作,經常性開展電商企業與轄區合作社產銷對接活動,借助電商公司以及消費扶貧專館、專柜、專區,展示推介優質花椒、紅芪、黃芪等產品,擴大銷售。截止目前,轄區內合作社電商平臺累計銷售額達到4000多萬元。
強化培訓服務,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以2021年12月成立的全國首家縣區級無刺花椒工作站為技術支撐,并多次邀請花椒中心技術人員,到瑞達、多豐等合作社花椒基地以“理論培訓+現場示范教學”的方式,重點對花椒冬季整形修剪、石硫合劑熬制、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進行“手把手”傳授。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林果管理實用性技術,并為各村選拔培養2-3名花椒種植管護土專家,起到以點帶面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勁。累計開展培訓12次,培訓3200人,發放培訓教材3500余冊。同時,免費發放有機肥改善土壤,延長花椒樹壽命,有力地推動了花椒產業提質增效。
奔走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武都柏林鎮堅持把促進群眾增收作為工作核心,下硬茬、用苦功,多措并舉破解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壯大區域經濟,不斷增添鄉村建設內涵、拓寬群眾增收途徑,走出一條具有柏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