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其中,“治理有效”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在諸因素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鄉村振興題中應有之義。武都區黃坪鎮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能力,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群眾集體意識和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讓群眾主動擔當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在全鎮范圍內扎實開展隴南民事直說“固定說事日"活動。
“固定說事日”活動, 通過在說事亭、說事室、農家庭院、田間地頭、村頭巷尾等場所流動說事進行。各村嚴格按照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議事程序,組織大家集中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向群眾宣傳“三抓三促”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安全生產、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森林草原防滅火、防電信詐騙、禁毒、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普法宣傳等內容和最新惠農政策,并對上月民事直說問題辦理情況進行了通報,與會黨員和群眾代表對上月辦理事項進行了滿意度測評。同時,組織群眾就“村里事、鄰里事、家里事”進行民事直說,與會黨員和群眾踴躍發言。如黃坪村村民撒某等8人于2017年3月份在黃坪村的工地上打工,由于施工負責人失去聯絡,直到2020年工程結束也沒有拿到工資,拖欠的工資至今已有六年之久,每次追債都以不了了之結局。將積壓六年之久的“釘子案”在“固定說事日”說事現場,村民撒某等人提出后,鎮村開始“聯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一刻不緩、想方設法地聯系施工負責人以及施工企業,做了多番協調,最終在4月7日將拖欠撒某等8名村民的辛苦錢137630元如數追繳回來,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和認可。針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各村認真落實現場“直辦”,干部“領辦”和鎮村“聯辦”。2023年以來,全鎮共收集各類事項357條,現場說事211條,線上說事146條,化解矛盾54條。
說事活動中,村兩委干部主動接受群眾“問政”“質詢”,根據群眾的意見建議認真記錄、耐心解答、制定措施、做出承諾,如鐘李村修建森林消防通道時,云霧溝社5戶村民因占地賠付問題產生矛盾糾紛,各方都不愿作出讓步,要求賠償20萬元,導致消防通道建設項目擱淺,通過在“固定說事日”上提出后,采用村鎮“聯辦”的方式辦理。鎮村干部調查了解該事件來龍去脈后,多次上門,用真實案例和法律條款,從阻攔修建森林消防通道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及修建森林消防通道的重要意義等方面對涉事村民進行細致講解和耐心疏導,于2023年4月,5戶村民達成協議,一分錢的賠償不要并承諾將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和村上工作,不再以任何理由阻擋項目建設。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案例,充分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解決了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強、聯系群眾不緊密、議事決策不規范、群眾滿意度不高等實際問題,保證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激發了群眾集體意識和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在支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連心橋”,實現組織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黃坪鎮“固定說事日”作為加強基層黨建、推進鄉村振興、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抓手,將“固定說事日”列為推動鄉村治理的重要制度,給群眾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平臺,通過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方式,讓干部俯下身子調民紛、聽民意、解民憂、得民心,扎扎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真切切提高鄉村治理水平,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