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今年來,康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有效運用“督、聯、查、懲、改”五字訣,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
讓日常監“督”看得見有抓手
康縣探索完善“網格化”監督模式,日常+專項、調研+核查、指導+提醒、督促+問責“四+”監督模式和“縣鄉”“室組地”聯合聯動監督模式,動態梳理“關鍵人”、“關鍵事”和廉政風險點,形成以梳理排摸風險點為監督提醒,以廉政風險重點事項為監督靶心,以實現整改提升為監督目的的制度機制,把日常監督做的更實更細。
“工作中,我們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環節點題派單,根據監督單位行業特點,分類羅列意識形態、項目建設資金監管使用、干部紀律作風等重點監督事項,對苗頭性問題早提醒,防止小病變頑疾。”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汪麗麗談到。
一年來,派駐機構動態梳理“關鍵人”976人,“關鍵事”603項,廉政風險點3379個,主動約談181人次,開展談話提醒32人次;報請或會同黨委(黨組)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112次;通過監督檢查,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7件,提出建議書32份,有力推動黨委(黨組)主體責任落實。
紀檢監察“聯”絡站架起群眾連心橋
“您好,這是民情直通二維碼,日常生活中有需要咨詢的問題或者信訪舉報都可以拿出手機掃一掃,填寫信息提交資料。”“您好,這是信訪舉報宣傳資料,里面列有監督范圍、舉報方式等內容,您可以了解一下。”這是康縣大堡、王壩等鄉鎮村級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工作人員通過“敲門訪”“板凳會議”,設立“民情直通二維碼”“信訪舉報箱”等方式開展小微權力監督的一幕。
以群眾身份深入群眾傾聽心聲,讓群眾在拉家常中訴說難心事、疑惑事。監督中,群眾關心的民生資金到底發放了沒有?是否要到集市上的銀行查詢?信訪舉報受理哪些問題?辦理程序是什么樣的?等等系列問題都通過村級聯絡站“貼身監督”獲得了答案。
“甘肅省鄉村振興監督信息平臺輸入身份信息就可查詢民生資金發放情況,讓人省心又放心。”“墻上張貼的《村干部及其親屬涉權事項備案登記公示制度》《村級監督接訪及信訪舉報受理辦理工作制度》清晰明了,工作人員解釋的很通透,我很滿意。”
聯絡站建立推行以來,康縣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全縣354個村(社區)選聘站長、工作人員1151人,通過開展專題培訓、下發重點任務“周清單”等方式指導同步開展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截止目前,群眾反映訴求類等問題11533件,已處理辦結11370件,辦結率98.6%。
一年來,村級聯絡站建設運行與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充分結合,自主化解基層矛盾、自主收集線索問題,用心傾聽百姓呼聲,架起了群眾連心橋。
嚴“查”嚴治釋放疊加效應
查的準才能治的好。康縣結合實際制定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違規舉債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統計造假等專項整治方案,有力有序開展鄉村振興和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醫保、養老社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執法司法等重點民生領域專項整治,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緊盯行業領域主體責任,督促相關單位自查自糾,建立臺賬、明確整改責任和時限要求,逐條制定整改措施;緊盯關鍵崗位人員開展談心談話,傳導壓力,靠實責任;緊盯發現的各類問題線索,精準核查處置……”一系列務實的舉措,使不足逐漸補齊、問題得到有效整改、政府公信力持續提高。
一年來,康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8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4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32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抓早抓小“懲”防并舉齊發力
辦案才是最有力的監督。康縣紀委監委堅持“分辦—提擬處置意見—提交排查評估會集體研究”的處置程序,提高問題線索處置精準度;建立問題線索動態管理臺賬,明確承辦責任人和時限,實行“紅黃藍”管控機制,跟蹤督促問題線索辦理情況,推動提高工作效率。
“對臨近辦理期的亮黃牌提醒,超期未辦結的亮紅牌預警,推進有力且進度好的亮藍牌表揚,讓后進者始終保持一種如坐針氈的工作壓力。”主要負責同志指著墻上的紅黃藍工作機制牌介紹到。
一年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紅黃藍機制提高案件辦理質效,接收信訪舉報175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30件次,立案68件,處分71人,查處涉嫌職務違法犯罪案件3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人,挽回經濟損失201.25萬元。精準運用“四種形態”處理201人次,其中第一、二種形態占比94.1%。
做好整“改”落實“后半篇文章”
既要做實案件查辦“前半篇文章”,又要突出整改治理、監督警示“后半篇文章”。康縣紀委監委每查處一起典型案件,都要求深入查找理想信念、制度執行、制約監督等方面的原因,運用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進一步規范加強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切實將治標成效轉化為治本成果。
一年來,康縣紀委監委下發紀律檢查或監察建議書15份,督促問題整改落實。通過召開全縣黨員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舉辦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培訓班、開展領導干部集體約談、現場宣布處分決定、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強化震懾警醒,切實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改一方的目的,“后半篇文章”成果成效持續鞏固。(張濤濤)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