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通訊員:馬育江)眼下,正是溫室大棚育苗的好時節,在徽縣永寧鎮岳王村隴青智控農業標準化蔬菜產業園育苗大棚里,一排排育苗盤擺放整齊,一株株菜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技術人員正忙著進行管護,大棚里一派“早春圖”的繁忙景象。
“目前,我們產業園二期蔬菜智慧大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棚內育有300萬株芹菜苗,種植辣椒、西紅柿、西葫蘆等蔬菜種子各半畝,種植羊肚菌20畝,冬暖式羊肚菌試點棚是永寧鎮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的又一新路徑!碑a業園負責人孫理平介紹說,“產業園務工的群眾都是附近的農戶,在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從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對老百姓進行培訓,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到農戶手中”。
據了解,隴青智控農業標準化蔬菜產業園二期蔬菜智慧大棚為全智能鋼架大跨度棉被暖棚,占地2400平方,大棚采用自主開發的物聯網平臺,可進行實時監控,數據采集分析、儲存、形成數據庫,人工語音控制,本地、手機、電腦遠程控制,實現對棚內環境的溫度、濕度、水肥、棉被、通風等實現自動監測控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隴青智控農業標準化蔬菜產業園不僅提高了群眾發展設施農業的信心與決心,更帶動了群眾從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在家門口實現了就近就業。
“二期蔬菜智慧大棚不僅確保了越冬生產、育苗,為早春的規模化種植做好育苗保障,為村里帶來了經濟收入,還引導種植結構由傳統農業向高科技高效率農業轉變!贝妩h支部書記韓旭紅介紹道,“以前這個時候把家里的農活干完了就是閑著,基本沒有收入,現在產業園建到村上,群眾多了務工機會,每天有八九十元的收入,有了這筆錢,群眾的日子也過得更加富足了。而且在產業園工作,還能學會不少技術,真的是一舉兩得!
產業發展是群眾增收致富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徽縣永寧鎮依托獨特的資源和地理優勢,緊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持續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提升蔬菜種植標準化、智能化水平,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科技助推等方式,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把握蔬菜種植時間節點,錯期育苗、錯期種植,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積極培育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全力打造“育、產、銷”蔬菜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設施農業+基地”的轉型發展新路子,讓設施農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助力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