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王雪梅)春光明媚,漫步在春意盎然的左家大地,每一處菌業發展令人歡欣鼓舞,每一地發展都令人倍感振奮。
放眼望去,各食用菌基地產業蒸蒸日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食用菌特色產業澆灌出富足的花朵,群眾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顏,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產業蒸蒸日上、生活紅紅火火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左家鄉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多措并舉,以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為抓手,大力發展精細食用菌特色產業,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高質量發展。
設施農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錢袋子”,左家鄉從“一個菇”發力,從“一個棚”出發,大力發展以架子菇、智能養菌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模式也由“一棚一菌”發展為“一棚兩菇”,不斷擴大設施食用菌產業規模,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助推農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切實讓科技養菌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走進黃波菌業的智能養菌室內,一排排養菌的架子整齊擺放,一個個菌棒實行集中養菌,系統能自動檢測養菌室溫濕度、光照度及室外氣象參數,每一個電氣設備均能根據需要階段式開啟,利用大數據精準管理,全面加強科技賦能、數字賦能,有效縮短養菌時間,增加養菌質效,持續推動食用菌提檔升級,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大引擎,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在權坪村羊肚菌生產基地,一座座羊肚菌種植大棚規劃整齊。走進大棚放眼望去,土壤表面到處遍布著菌絲,像一張張供應養分的網,等待“吸”飽養分完成細胞分化,在人們看不見的土壤里“結”成菌核,破土生長成熟待摘……
合作社負責人殷彥軍一大早便在食用菌大棚內忙碌著。
“我的基地占地20畝,建有食用菌種植大棚22座,大棚主要種植了15畝羊肚菌,今年首次探索嘗試采用層架式方法栽培羊肚菌,現在好了,可以有效解決羊肚菌栽培土地重茬連作障礙,也減少覆土可能帶來的雜菌和病蟲害污染。羊肚菌采摘完,還計劃種植香菇10萬袋,種植木耳2萬袋。我們經過一年的勞作,實現‘一地多收’,一年下來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殷彥軍說道。
為持續完善食用菌產業鏈,加快打造“集群成鏈”“抱團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2023年5月,招商引進德源菌科技有限公司,擬建成一處集技術研發、菌種繁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倉儲為一體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關聯緊密、分工明確、鏈條完整、利益共享的鄉村產業發展組織,實現從“一產種植”到帶動農民“接二連三”的三產融合發展的目標。目前,該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計劃4月份完工。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左家鄉將繼續精心謀劃,科學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持續把推進產業振興作為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抓手,按照全縣“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模式,做強基礎產業、做優特色產業,不斷強化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帶領群眾闊步走在鄉村振興大道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