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目前,正是蒼術種植好時機。走進兩當縣張家鄉的田間地頭,不少農戶正在種植蒼術,翻土、起壟、覆膜、栽苗……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堯山,兩當橋村村民李全喜正在栽植蒼術。“蒼術種植收益高,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每畝種植收益可達1.8萬元,按照三年生計算,平均每年也要6000元,較種植其他作物收益率要高很多。”兩當橋村村民李全喜邊栽植蒼術邊說道。李全喜是兩當橋村最早的蒼術種植戶,從開始的三分地到現在種植面積接近6畝,是兩當橋村蒼術種植的“帶頭人”。
“種植蒼術一定要種在排水好的地里,坡地最好,平地一定要起壟。”“大家要堅持每年種植,并且種多少賣多少,實現循環種賣,這樣每年都有收益。”李全喜在看到效益后,他動員村內的農戶一起發展蒼術產業,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培育和移栽種苗,時常交流市場行情、種植經驗。在他的帶領下,兩當橋村已有10余戶群眾種植蒼術,蒼術產業由空白發展至30余畝,并且還在不斷擴大中,目前大部分種植戶已實現循環種賣。
“蒼術喜涼爽氣候,野生于低山陰坡疏林邊、灌木叢中及草叢中,生活力很強,荒山、坡地、瘦地也可種植,我們村的土質比較適合種植蒼術。蒼術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管理成本低、收益高,相較于其他產業,村民們種植蒼術的積極性較高。”兩當橋村支部書記孫瑜榮說。
近年來,兩當縣張家鄉始終把“產業富民”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抓手,緊緊圍繞全縣“八有”立體農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學決策,根據群眾發展意愿及市場環境,積極引導群眾發展“三養一藥”產業,將蒼術種植發展成為一項真正的富民產業,有力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春光不負趕路人,如今的張家鄉,蒼術種植戶達到70余戶,種植面積達到300余畝,每畝每年實現凈產值0.6萬元,真正為群眾拓寬了致富路。
供稿單位:兩當縣張家鄉人民政府
供稿人:張孝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