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康縣大堡鎮:生態搬遷讓群眾“安居”又“樂業”

時間:2024-05-28 20:44: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整齊的樓房,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設施,宜居的環境……康縣大堡鎮街道村生態及地質災害搬遷避險集中安置點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街道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政策好、房子好,我到底要不要搬?搬出去地種,兩個娃娃怎么……” 這些都是一直縈繞李富強心頭的大事,也是大堡鎮百余戶居住在生態及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共同的疑問。

nEO_IMG_康縣大堡鎮街道村生態及地質災害搬遷避險安置點一角。.jpg

李富強祖祖輩輩生活在的大堡鎮管溝村,是高半山區,全家老小4口人就靠著一畝三分地為生。災害過后,三間房屋地基下沉,房后出現滑坡,墻體也有了裂縫,這成了他們一家最大的心病。

民生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對分散居住在地質災害隱患區域的群眾實施避險搬遷,既是迫在眉睫的治本之策,也是一項事關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

為了讓鄉親早日搬離“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老家, 2023年以來,康縣大堡鎮對全鎮涉及生態避險搬遷的六大區域與周邊鄉鎮的農戶進行逐步核實,科學確定搬遷范圍,精準識別搬遷對象,鄉鎮干部深入村社開展多輪次摸底調查和思想動員,組織搬遷群眾集中安置點實地參觀,同時對有意愿的搬遷群眾分類登記造冊、建立臺賬,讓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早日“挪窩”。

“我們高灣社受地質災害影響,房子都成了危房,有十幾戶都在這里買了安置房,享受到了政策補助款和貼息貸款,不但接送孩子方便,而且房子敞亮了,心里更亮堂了!痹谛^內散步的宋步琴高興地說。

據了解,該按照“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的原則,分類有序推進搬遷安置,完成3戶自建房搬遷群眾安置工作,同時將街道村大青社選為最佳區域建設集中安置點,新建8棟238套安置房,配套停車位110個,搬遷群眾221戶。截至目前,房屋已全部交付于群眾手中。

居民群眾最大的心愿,是不但要“安居”,更是要“樂業”。

在大堡鎮地質災害搬遷點的巾幗鄉村就業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忙碌的做著手工玩具。

“我們住到這里不但環境好了,生活也更好了,孩子上上學方便,我也能在給孩子做飯之余抽空來車間做點小手工,全家的基本生活也有了保障。家住該鎮莊子村的王彩霞說。

何得花是鄉村就業扶貧車間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在這里上班的大部分都是搬遷群眾,還有一部分附近的群眾,她們在照顧老人、接送孩子、做好家務的同時,掙點零花錢,日子過得很好。

我們大堡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全面改善了搬遷區群眾生存環境和基本生活條件,從根本上搬離了自然災害隱患區,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康縣大堡鎮鎮長楊文說。

(楊艷芳      張彩紅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