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盛夏時節,宕昌縣官亭鎮鄧橋村花椒種植基地內,滿山的花椒即將進入采收期。微風飄過,漫山遍野彌漫著陣陣椒香,基地負責人正在指導椒農進行田間管護。
“花椒樹不能種得太密集,要通風好,特別是在幼苗期,修枝整形非常重要。只有定型好了,才便于后期采摘,且掛果量會大幅度增加。”宕昌縣官亭鎮黨委書記馬志明說,去年剛建成的高標準“百畝花椒種植示范基地”成了村民的“增收樹”,管護一刻也不能馬虎。
鄧橋村以“景美人和、民富村強”為目標,以“八改”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化“黨建 產業”模式,推動和美鄉村建設。
統籌兼顧,發展產業“富民”。堅持“擴規模、提品質、拓市場、促增收”的產業發展導向,探索“一建二定三抓四管”的合作社規范運營機制,采用“黨支部 合作社 基地 電商 農戶”產業發展模式,積極發展花椒、中藥材、養豬等多元種養殖產業,目前,高標準建成“百畝花椒種植示范基地”1處,補植花椒1.2萬株,高接換優4000株,預計年產量可達10噸,實現收入80萬元,同步輸轉勞動力285人,可實現創收855余萬元,預計人均增收9400元,實現合作社、村集體和群眾“三方共贏”目標,有力地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黨建引領,黨員帶頭“領民”。充分發揮“支部引領、黨員先鋒、群眾主力”作用,多次召開黨員會和群眾代表大會征求意見建議,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主動介入思想動員、調處矛盾、拆違治亂等前期工作,著力構建“黨群連心、干群齊動”共建共管共享美麗新家園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共發動黨員群眾230余人次,拆除危舊房屋和圈舍28座112間,整治亂搭亂建和亂堆亂放108處,殘垣斷壁580米,調處矛盾糾紛10起,為和美鄉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規劃先行,科學布局“利民”。堅持“因地制宜、節約實用”的原則,突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以“村美院凈民風好、業興民富集體強”為目標,充分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和群眾主體地位,采取實地踏查、入戶走訪、村“兩委”商議等方式,全面聽取群眾意愿,先后3次修改規劃設計圖紙,合理設置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等空間布局,努力實現村莊美、產業興、百姓富、治理好、鄉風和、集體強的有機統一。
高質量打造,完善設施“便民”。堅持“高站位推動,高起點實施”原則,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今年重點工作、首要任務,將該建設項目確定為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的“書記項目”,先后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分析研判,破解難題,明確“時間表”,細化“任務書”,全力攻堅克難,同步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蹲點作戰、掛牌督辦”,壓實建設和監管責任。截止目前,拓寬村社巷道600米,新建停車場3處,鋪設污水管網3991米,硬化巷道4680平方米,改廁242座,修繕墻面3萬平米,設置扶手、護欄963米、擋土墻3500米,新增綠化220平方米,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加強,全面建成了便捷為民、生態宜居新農村,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多措并舉,移風易俗“樂民”。健全完善“黨建 網格 十戶聯防”工作機制,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按照地域相鄰、便于組織、利于工作的原則,以10戶為一網格,將全村劃分為26個網格、設置26名聯戶長,安排26名黨員干部下沉到網格開展鄉村治理工作。以衛生整潔、管理規范、設施齊全、群眾滿意為標準,同時制定“十做到十不準”村規民約,常態化開展五個“民情面對面”活動,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全力開展“五示范、五模范”和環境衛生“紅黑榜”評選活動,引導村民養成“一美二好三干凈”的良好習慣,逐步形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氛圍,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劉國慶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