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 近年來,兩當縣城關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用好用活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機制,織密基層治理網格,拓展紅色故道驛站,延伸服務人民觸角,全面優化社區治理新格局,提升城市黨建新品質。
一、夯實“五個一”措施,擦亮社區治理“新底色”
城關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從大處著眼,往小處著手,將社區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一是織密“一張網”。根據城區面積、人口規模等要素,將3個社區科學劃分13個基礎網格和359個微網格,并建立網格黨支部13個,實現黨建引領下的“一網覆蓋、服務齊抓、多元共治”的城鄉網格體系。二是記好“一本賬”。立足網格化管理,建立社區“大黨委”單位包小區、干部包戶機制,嚴格落實“雙報到”,包戶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每月遍訪居民,收集意見建議,建立民情檔案。三是用好“一平臺”。深入推動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進社區、進網格,用好“四種說事”方式、靈活設置說事場所,實現群眾在家門口說事議事。四是下好“一盤棋”。用好用活用實90個縣直單位下沉的92名聯絡員作用,協調共建單位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開展志愿服服務活動、收集社情民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五是建好“一驛站”。為每個網格支部配套一個“紅色故道驛站”服務陣地,向城區居民、來兩游客、環衛工人、出租司機、交通警察等戶外勞動者群體提供遮風避雨、冷暖休憩、文化娛樂等基礎服務的同時,邀請社區“大黨委”單位定期進驛站開展志愿服務,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目前,建成并投用的八個驛站因需定位、各具特色,初步形成了城區3分鐘服務圈,實現治理單元更小,紅色力量更足,服務效能更優。
拓建“五新”陣地,構建社區治理“新常態”
聚焦群眾實際需求,依托紅色故道驛站建設社區治理“五新”陣地,逐步實現話有地說、事有人辦、難有人管。一是群眾說事議事新陣地。將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在社區網格推行,以網格為單位召開“民事直說”說事會,把“說事會”開在群眾身邊,方便群眾參與,讓群眾隨時發聲。二是惠民政策宣傳新陣地。利用驛站臨街向面、人員聚集等特點,定期在驛站開展各類政策宣傳宣講活動,“大黨委”單位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將黨的政策“原汁原味”傳達給每一位居民。三是矛盾糾紛調處新陣地。將每月10號“說事日”確定為信訪接訪日,在紅色故道驛站設立信訪接訪崗,落實黨政班子成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接訪日”制度,群眾有矛盾,反映問題不再專程到村上或者鎮上去了,直接就在家門口解決。四是便民服務新陣地。紅色故道驛站是社區服務群眾的第一道關口,從早8點開放至晚8點,有專人值守,簡化了辦事程序。群眾可以不去社區,在驛站反映問題,由工作人員直接答復或辦理。五是黨群活動新陣地。依托驛站組織流入黨員開展集中學習、義診、健康知識宣講、移風易俗宣講、送春聯、送文藝等多類型志愿服務活動。
實現“五升五降” 成效,書寫社區治理“新答卷”
通過“五個一”措施有效落實,并不斷優化“五新”陣地功能,全鎮社會治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一是群眾參與說事率升了,到縣上上訪量降了。今年以來,各驛站召開“民事直說”說事會8次,說事341件,辦理334件,辦結率98%,較上年提高15%,到鎮、縣上訪量較上年降低55%。二是政策宣傳場次升了,群眾對政策的誤解率降了。堅持多部門同向發力,縣人社、司法、市場監管、住建、公安、民政、殘聯等職能部門依托驛站開展各項政策宣傳600余場次,同比上年增長140%,群眾政策知曉率進一步提升。三是矛盾糾紛化解率升了,糾紛復發率降了。今年來,通過網格和驛站化解矛盾糾紛46起,成功率99%,同比上年增長18%,矛盾糾紛復發率較上年下降80%。四是干部入戶率升了,群眾對干部的不滿降了。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主動走訪,每月遍訪群眾至少2次,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密切了干群關系。五是部門融入社區治理參與度升了,基層工作量降了。90個社區“大黨委”單位主動參與社區治理,以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協調解決小區化糞池維修改造3處33個,維修安裝太陽能路燈300余盞,疏通小區排污管道12處,提升改造公廁3座,修建停車場2處,真正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破解社區治理堵點、卡點。
共建、共治、共享“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城凈人和、宜居宜業、宜旅宜養”深呼吸國際慢城。讓干部的服務更貼心,群眾的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縣城更美麗!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