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宕昌縣:田野大地喜豐收 鄉村振興增成色

時間:2024-09-24 21:27: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金風送爽,秋染彩裝。糧藥滿倉,瓜果飄香。豐收季迎來“豐收節”,一幅幅產業興旺、村民喜笑顏開的豐收圖景在田野大地展現。

近年來,宕昌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保障,依托資源和產業優勢,探索發展新模式,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村集體經濟增存量、農村增活力,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

走進竹院鄉關頭峽,在木竹院、大草坡的產業園里,村民們正在采收木耳近年來竹院鄉爭取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幫扶項目支持,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經營模式,建立林下露天木耳種植基地和產業園,興建產品加工車間,打造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群眾穩定增收。2023年種植露天木耳45萬袋,出產干木耳2萬多斤,實現產值8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5萬元目標,產業分紅4.9萬元,群眾務工收入25萬余元。

今年以來,竹院鄉對產業園進行換茬升級,調運投放新的木耳菌棒,目前已進入盛產采收期采收干木耳3多斤,通過多種渠道銷售1.7多斤。

竹院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唐白強介紹,按照竹院鄉情實際,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拓寬發展思路,發展露天木耳種植特色產業,今年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投放菌棒45萬棒,預計產干木耳30噸,產值160,帶動大草坡、木竹院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以上,同時有效解決周邊6個村120多名群眾就業難問題,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眼下,在理川鎮麻界灘村旁的川壩里,170整齊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邊。大棚內,一壟壟“羊角”辣椒植株郁郁蔥蔥,一顆顆圣女果象紅珍珠綴滿枝頭,工人們穿梭于田埂間,麻利地采摘、打包、裝車。

理川鎮堅持以鏈式思維抓全產業鏈建設,釆取黨支部+鎮聯合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改造升級雙層鋼架大棚159座,日光溫室11座。今年春季,從甘谷武山、寧夏、山東等地引進科學種植技術,繁育辣椒、西紅柿等蔬菜苗30萬株種植新品種克新1號土豆20畝,發展高原夏菜360訂單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160。通過在武都、岷縣等周邊縣區聯系設立點,銷售各類蔬菜16萬斤,銷售額達30萬元以上特色種植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盤活土地資源,引進黨組織+聯合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園區示范帶動作用,整體提升全鎮農業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水平,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保持群眾穩定增收。理川鎮黨委書記、鎮長王麗軍說。

入秋以來南陽鎮下付村樹莓園里,殷紅的樹莓果綴滿了樹枝村民們迎來又一個豐收季大家滿懷信心,采收成熟的鮮果。近年來,下付村堅持黨建引領,依托中央黨費和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建立樹莓產業園,種植樹莓300畝,同時建設加工車間,進行樹莓系列產品加工,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預計今年加工樹莓果酒5萬瓶,樹莓罐頭10萬瓶,實現綜合收入300萬元

南陽鎮下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君蘭表示,要做到把黨支部作用發揮好、把產業基地建設好,把加工車間管理好,讓項目產生更大效益。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南陽鎮積極探索推行“跨村聯合、村企共建、產業聯建”發展模式,鼓勵村黨組織挖掘盤活自然資源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樹莓、蔬菜種植和養蜂、養羊、養牛,通過訂單生產、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激發集體經濟增收新潛力。今年在全鎮9個村種植樹莓1800畝。截至目前,全13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200多萬元,村均經營收入超15萬元

南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曉斌說,村里無錢辦事,凝聚力和號召力常常“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活動沒人來”。我們要加大資金、項目、政策等支持力度,推動各種資源和力量下沉,使村級集體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以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支部堅強、村莊和美、人民幸福。

“創新發展路徑、確定主導產業、創建新型模式。”宕昌縣聚力拓寬農業產業發展“十條路”,精準選擇發展項目和經營模式,構建以中藥材、食用菌、養蜂、養雞等“四大產業”為主,多種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向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疾步邁進。

(宕昌縣委組織部 劉治學 王曉勇)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