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肅州訊 在基層治理的賽道上,社區作為關鍵的“接力站”,連接著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肅州區西南街街道廣廈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創新機制為動力,緊握黨建引領“接力棒”,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服務、凝聚合力,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切實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建引領,緊握基層治理“方向棒”
社區黨委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服務沉到家門口”,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原則,將社區劃分為3個網格區、6個網格片區,成立5個網格黨支部,由退休社工、網格長任支部書記,再從熱心居民、在職黨員中選任樓棟長,形成“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聯動架構,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通過開展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作風、比奉獻、比業績“三亮三比”活動,設立“黨員先鋒崗”17個,“黨員示范區”5個,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創新開展“微黨課進樓棟”“紅領講堂”等活動,舉辦紅色經典分享、政策解讀等活動20余場次,覆蓋黨員群眾1000余人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多元共治,傳遞協同聯動“合力棒”
社區黨委探索“一核多元、區域聯動”工作機制,挖掘轄區資源優勢,構建“1+N+X”大黨委工作模式,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帶頭統籌N個“大黨委”成員單位、X個轄區單位、社會組織、非公經濟、志愿者隊伍等治理力量,不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聯合共建單位開展“學雷鋒·服務改革建新功”“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志愿活動6場次,組建治安巡邏、環境維護、文化宣傳等多支志愿者隊伍,借助多方資源優勢,有效破解中旺小區房產證遺留問題、充電樁不足、城中村供暖不暢等30余項民生難題,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社區共議、大事街道聯辦”的治理效能。
智慧賦能,沖刺精細服務“創新棒”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等新技術為社區基層治理注入了新動力。社區黨委聚焦數字化社區建設,開發“e居廣廈”小程序和“廣廈社區全區域數據分析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社區人口、房屋、車輛、設施等12類基礎數據,建立動態化、智能化的社區治理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監測社區概況、物業管理、人員流動、重點人群動態等9大核心指標,精準識別風險隱患23處,預警處置效率提升60%。平臺覆蓋4197戶家庭、10591位居民、3540名流動人員,實現“一屏觀社區”“一屏管社區”,推動治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躍升。
文化聚力,點燃社區文明“暖心棒”
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是凝聚社區居民的黏合劑。社區黨委深挖文化育人功能,以文鑄魂、以文潤心、以文塑形,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社區文化生態,讓文明新風浸潤千家萬戶。創新打造“市民運動會”“鄰里文化節”等特色社區文體活動品牌,通過文藝匯演、體育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展現社區風貌。結合傳統節日舉辦“祥蛇賀瑞 墨香迎春”寫春聯活動、“書香綻芳華 墨韻啟新程”讀書分享會、趣味運動會、“她力量 共綻放”才藝演出等文體活動8場次,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基層治理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廣廈社區將始終以群眾滿意為標尺,在創新中突破、在實干中前行,奮力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下一步,社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廣廈模式”,跑出加速度、干出高質量,奮力書寫“黨旗紅、治理優、民心暖”的新時代答卷。
(通訊員:馬原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