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在慢慢回歸--作者:李龍安
一、什么是素質教育
什么是素質教育?1、素質教育是社會主義的教育,是讓人人都接受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它不像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只讓少數人接受教育。2、素質教育是讓一個人全面發展的教育,它不像應試教育,一切為了考好試。
二、素質教育的歷史
素質教育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的六藝教育,孔子的教育,諸子百家教徒弟的教育都是素質教育。解放后毛主席提倡的“德智體全面發展”也是素質教育。可以說,素質教育古已有之,而且最初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可是由于封建科舉制的出現,應試教育革了素質教育的命。導致許多人把應試教育當成了教育的本來,把素質教育反而當成了異類,不予接受。應試教育是封建社會的產物。
三、應試教育為什么改革難
應試教育為什么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明知道它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為什么還要用它呢?
1、直至現在,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方法還是考試。
2、作為國家機器的操縱者,控制人思想,使全國形成一個合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考試。
3、高校唯分數選拔人才的方法,逼迫中小學師生全力以赴為分數教為分數學。
4、素質教育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老師也習慣于應試教育。
四、應試教育必須改革
1、一個民族要有競爭力,必須搞素質教育。事實上,自1840年以來,我國的教育就不停地向素質教育回歸。中華民族有今天的強盛,也是素質教育的結果。
2、一個人要有所成就,有所貢獻,也必須依靠素質教育。他或者遇到了名師,不拘泥于考試;他或者性格叛逆,不屑考試,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和悟性。應試教育對他的影響微乎其微,才有他后來巨大的成就。
五、素質教育關鍵
1、對于一個民族來說,素質教育是讓人人都接受教育。
2、對于一個個人來說,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創新能力全面發展。并不是一些人誤解的那樣,素質教育就是什么都學,門門功課都是優,那樣反而不是素質教育了。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揚長成才。
3、對于考試來說,素質教育不是不考試,而是把考試當成考核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六、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要求
當今世界是一個大的春秋戰國,競爭十分激烈。別人的先進技術不讓我們知道,中興事件就是例子,我們必須要靠自己的發明發現,而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是承擔不起這一重任的。因此,教育要盡快回歸到素質教育,希望就全在老師的身上。
1、老師要當教育家,不要當教書匠,不要被動地機械地隨著教育機器運轉,而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勤于動腦,勤于動手。
2、有人說,除了應試教育,你還能找出更好的辦法嗎?我說,如果我國的老師都這么說,那我們的對手國們都要高興得高枕無憂了。
3、有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以此來阻撓教育改革,我說,如果我國的老師們都這么說,那我國的對手國也都要高興得手舞足蹈了。
作者簡介:
李龍安,宕昌哈達鋪人,教師,于教學工作之外,閑暇時間堅持寫作。出版詩文集八本,也相繼發表在《文藝生活》、《北方作家》、《作家報》、《發現》、《飛天》等一些報刊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