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皮影戲是蘭州市僅存的皮影戲,它表演的劇目跨越年代久遠,劇情豐富,場面生動,形式靈活,搶救保護這一珍貴藝術迫在眉睫。傳承發展這一民間藝術,對宣傳蘭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皮影在永登地區流傳二百余年,《永登縣志》載:"秦腔傳入永登約在清道光年間,略晚于木偶、皮影戲。"清咸豐年間,在地方鄉紳的支持下,永登皮影戲發展起來,到1949年全縣有20多個戲班,分布在永登的大通河、莊浪河、秦王川地區。這些戲班多為民間藝人,逢廟會、節日、祭祀活動表演,白天唱木偶,晚上唱皮影。
永登皮影戲現僅存龍泉寺鎮童家窯村王德勝一家戲班能夠演出,王德勝為王萬鐘之子。這個戲班現有藝人5人,多為年事已高的農民,年輕人大多也不愛好,沒有新的傳承人,隨著老藝人的自然去世,永登皮影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為切實保護這一古老的藝術,永登縣近年來加大保護力度,積極推介宣傳。2004年,永登皮影戲在全市農民藝術節上進行展演,市群藝館拍攝光盤,進行搶救整理。縣文化館也全面啟動保護工作,同時積極申報,2006年6月10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龍泉寺鎮位于莊浪河中下游,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40公里,總土地面積36.41萬畝,耕地面積2.69萬畝,年均降雨量293毫米,年均氣溫7℃,全年無霜期143天,平均海拔1900米。
虹鱒魚、香菜、大白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