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山東稱被燒死村民系自身行為 家屬提諸多質疑

時間:2015-09-17 08:51:2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山東平邑村民在家中被燒死事件又有了新進展,平邑縣政府通過其官方微博平邑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火災系死者張紀民自身行為所致。對此調查結果,張紀民家屬提出諸多質疑,同時死者家被拆遷所涉及的“萬人大社區”項目也被當地人稱為“根本住不起”。

  官方調查:火災系死者自身行為

  9月16日12時26分,平邑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火災起因初步認定,經調查,張紀民分別于9月11、13日在平邑縣地方鎮供銷加油站實名購買9公升汽油。經省、市、縣公安和消防部門現場勘查,走訪調查,初步認定,排除他人人為縱火,火災系死者張紀民自身行為所致。詳情在進一步調查中。”

  針對此事,張紀民多位家屬表示,官方結論還有多項問題未解,包括拆遷人員帶的汽油瓶子、滅火器作何解釋?死者家中有務農所用的農藥噴霧、灌溉的汽油機,對汽油有自己的合理用途,如果由買汽油推斷出自焚是否合理?死者西院墻被挖掘機推倒強拆在前,著火在后,為何絕口不提拆遷之事;死者尸體發現時是趴在地上,而且衣服大部分完整,身上沒有汽油,怎么判斷張紀民自己點火燒死了自己?

  補償方案:宅基地60元/平方米

  死者張紀民居住在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地方鎮后東固村,屬于地方鎮一個在建新農村項目需拆遷的區域。據當地村民介紹,該項目是被稱為“萬人大社區”的東固社區,拆遷補償方案為宅基地60元/平方米、房屋補償按房地產評估公司評估標準執行。當地《臨沂日報》曾表示不少村民對東固社區充滿期待,但記者采訪中獲悉有村民交不起差價,稱“根本住不起”。

  “萬人大社區”項目在地方鎮包括3個行政村:前東固、后東固、西東固,此項目的拆遷工作自2013年就已開始。

  當地的《臨沂日報》在2014年8月26日曾發表文章《兩年任期內建成萬人大社區》,對東固社區進行了詳細介紹,稱東固社區是整合前東固、后東固、西東固3個行政村和楊家嶺、華家嶺兩個自然村形成的鎮駐地社區,地處蒙山腹地,三面環河,將按照“萬人大社區”來打造。文中表示首批開建的居民樓已進入封頂階段,周圍另有7棟樓也開始了施工。

  “萬人大社區”對住戶的補償方案又是如何呢?張紀民家屬給北青報記者提供了一份《地方鎮東固社區拆遷安置方案》,該方案中的拆遷補償標準為:宅基地按每平方米60元補助、房屋補償按房地產評估公司評估標準執行,以評估公司實際評估補償金額為準。

  而安置樓房建設標準和價格為:安置樓房建設為5+2閣樓樣式,共有75平方米和115平方米兩種戶型;安置樓房價格均價為1100元/平方米,其中一樓1080元/平方米、二樓1140元/平方米、三樓1140元/平方米、四樓990元/平方米、五樓1150元/平方米(帶閣樓)、儲物間1050元/平方米、車庫1100元/平方米。

  同時,該安置方案設置了獎勵標準,稱“拆遷公告規定的簽約期限內自愿簽訂拆遷合同的,按照以下辦法給予獎勵:在規定時間內簽訂拆遷合同,并騰空房屋的每戶獎勵10000元,超出規定時間再簽合同的,每拖延一天扣減1000元,扣減完后再簽拆遷合同的,不再享受獎勵政策等”。

  已簽字村民:差價自己補 居住空間小

  楊興堂是前東固村的一名村民,在去年簽了拆遷合同后,已經搬進了東固社區B3樓。據他介紹,之前家里共有3間大瓦房和5間平房,總面積共三百多平方米,當時宅基地是按照60元/平方米補償,在房屋經過評估后,加上宅基地補償共得到六七萬。

  “當時選了四樓,因為四樓最便宜”,據楊興堂介紹,目前他們家選的房子是115平方米的四樓,當時房子總價格為13.7萬,“這還不算裝修的費用,裝修下來又花了大概6萬多”。

  楊興堂表示,去年簽合同時,村里領導曾帶了20多個人到家做工作,“在大門口坐著一大片人”,簽完合同后,楊興堂一家從之前的3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搬到了目前115平方米、三室一廳的新家,據他介紹,家中有三個孩子,最大的20歲,剛參加工作尚未結婚,最小的兒子才4歲,“115平方米房子里住5口人,實在太擠了。”

  死者張紀民侄子一家住在后東固村,與死者家相隔不遠,去年2月也簽了拆遷合同。據該親屬介紹,宅基地也是按照60元/平方米價格補償,房屋按照質量進行評估后也給了幾萬元,“我們家兩套宅基地共給了3萬元,一間大瓦房是1萬元,又因為搬遷早的原因獎勵1萬元,前后共得到5萬元,但拆遷安置房需要十多萬,中間的差價要我們自己補”。

  “我叔叔(死者張紀民)家是5間大瓦房,評估價也只有幾萬元,他還要自己貼十萬元買商品房,哪里有錢?”

  當記者問是否有拆遷合同時,他表示簽完字就給村里收走了,“很多人手里都沒有合同”。

  未簽村民:要自掏幾萬元 根本住不起

  除了已經簽字的村民,在當地還有很多尚未拆遷的村民。北青報記者致電地方鎮后東固村村委主任和村支書電話,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據前東固村前黨支部書記稱,三個村子的補償都是一樣的,宅基地是60元/平方米,房屋經過評估后“一般能得到5、6萬元、房屋狀況很差的2、3萬元”,據其了解,在前東固村只有三分之一的居民簽了字,“簽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房子確實太破,不能住了;第二,小孩大了,等著娶媳婦;第三,實在被催逼拆遷逼得沒有辦法了”。

  對于那些拒絕簽字的村民,他表示,“不簽的理由明擺著,大房換小房,還要自己掏幾萬元,根本住不起”。

  當記者問到是否有相關拆遷的文件時,他表示沒有看到鎮里面的文件,但“喇叭里都是這么喊的,就是這么宣傳的,老百姓都知道”。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