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6月下旬在文昌發射 南海網招火箭首飛播報員(組圖))
6月下旬,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首飛任務。而海南6月正值容易出現強對流天氣的季節,發生雷電、短時大風的可能性較大,如何在復雜多變的氣象條件下,保障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成了擺在氣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文昌發射場發射效率高 但氣象環境復雜多變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擁有2座多射向運載火箭發射塔架。與酒泉、太原、西昌3個航天發射場相比,文昌航天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落區安全性好等諸多優勢,但與這些優勢相伴存在的,是這里復雜多變的氣象環境。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氣象室高級工程師郭學文:“因為海南島四面環水,整個天氣衍變非常復雜,氣象情況比較惡劣,三高三強。三高就是高溫、高濕、高鹽,三強就是強臺風、強雷暴、強降水。”
此次發射難度大 需提前5天準確氣象預報
由于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取的是垂直運輸、垂直總裝的方式,這就需要提供發射前5天的準確的氣象預報,這比其它發射場的難度要更大。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動輒20米/秒的風速也是氣象專家們從未面臨過的。
郭學文表示,火箭轉運和發射期間,對淺層風要求比較高,對淺層風的預報也就非常重要。此外,海南發射場在遠海地區,遠海地區對淺層風預報沒有經驗,也沒有預報先例,而且觀測資料比較少。
影響發射場的淺層風 主要因素已摸清
從發射場建造初期,氣象室的專家們就已經進入準備階段:通過從海南氣象局學習吸取經驗,比對自2006年至今的氣象記錄等多種方式,更好地了解文昌當地的氣象水文條件,重新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內陸發射場的氣象分析流程。
郭學文:“我們對過去10年的數據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分析,然后再完整地分析實時資料,對場區造成惡劣天象的系統、環流形勢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總結了一些規律和預報思路,從這兩年的預報來看,基本上摸清了影響發射場的淺層風的主要因素。”
文昌發射場此前已順利完成兩次合練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于2009年9月奠基,建成至今已圓滿完成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兩種新型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任務,在這兩次任務中,氣象部門保障良好率100%,確保了兩次合練順利進行。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氣象室副主任楊道勇:“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已經在文昌發射場建立起了一個集地面觀測、高空探測、閃電監測,以及立體式、全方位的氣象觀探測網絡,具備了為文昌發射場實驗任務提供分時、分段、準確、及時的氣象保障能力。 根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氣象部門預測,未來幾天沒有制約火箭轉運、加注、發射等的不利氣象條件,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會按計劃擇機發射。 南海網招募“火箭首飛播報員” 參與可獲百元話費 南海網海口6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2016年6月底,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迎接火箭首飛。為了方便市民、游客更好地“圍觀”這一盛況,文昌特別推薦了8個最佳觀測點。不過,沒法到 現場看的人怎么辦?為了讓更多人坐在家里也能感受到火箭首發的熱鬧氣氛,南海網現向社會大眾征集10名“火箭首飛播報員”,參與現場播報的播報員還能獲得 100元話費獎勵。 怎樣才能成為“火箭首飛播報員”呢?這一崗位不分年齡,不論職務,只要您心懷熱情關注本月底的文昌火箭首飛,都可以報名加入(文昌本地居民優先)。 南海網非常期待您能夠參與此次活動,通過您的手機隨手拍,將文昌火箭首飛盛況給更多無法親臨現場的網友。 參與方式: 1、只要您能在6月底文昌火箭首飛時,在文昌各個觀測點通過微博、微信報道有關火箭首飛的動態即可。比如火箭升空時的壯觀景象、身邊觀眾的心情等。圖片、文字、短視頻等形式均可。 2、開通騰訊微博或新浪微博,確保能用手機發微博,或下載南海網客戶端。 3、收聽(或關注)南海網官方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單條微博報道不超140字,配發現場照片,@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