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江西省景德鎮市遭遇暴雨襲擊,導致城區部分小區和道路積水嚴重,市民出行不便。圖為被積水圍困的江西省景德鎮市朝陽路積水路段。程萬海攝
中國網6月20日訊(記者張艷玲)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18日以來,西南東部至江淮一帶出現了強降雨,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份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此次強降雨導致10省份354個縣47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2人、失蹤15人,直接經濟損失60億元。未來3天,西南東部至江淮強降雨仍將維持,國家防總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18日至19日,西南東部至江淮一帶出現了強降雨,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貴州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累積最大點降水量江西景德鎮呂蒙378毫米、安徽黃山黟縣310毫米、湖北隨州應山247毫米、重慶潼南百花245毫米、湖南張家界周家埡224毫米、四川宜賓四龍172毫米、貴州遵義廟塘144毫米。江西昌江,四川永寧河,重慶綦江等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昌江支流東河、永寧河發生超歷史實測記錄洪水,綦江發生超保洪水。
6月19日凌晨,湖北省迎來入梅以來的第一場強降水過程。位于湖北省東南部的黃岡市蘄春縣在19日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該縣張榜鎮最大降雨量達到205mm。圖為強降雨導致蘄春縣部分村莊被淹。
此次強降雨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10省(區、市)354個縣47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2人、失蹤15人,緊急轉移安置26.78萬人,倒塌房屋1.05萬間,農作物受災32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0億元,水利設施直接損失13.43億元,其中江西3座小二型水庫洪水漫壩,大壩被沖毀,下游群眾已提前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預測,未來3天西南東部至江淮強降雨仍將維持,貴州東北部、湖北東部、湖南西北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可能出現短歷時高強度降雨。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對此十分重視,要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損失。國家防總19日晚緊急會商,進一步研判防汛形勢,部署防御工作,于19日22時啟動國家防總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在前期已派出6個工作組的基礎上,加派3個工作組赴湖南、河南、江蘇協助地方開展防汛抗洪工作;向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江蘇、浙江、陜西、河南等11省防指和長江、珠江、淮河防總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嚴格落實各級防汛責任,加密會商分析,強化預報預警,切實做好防汛應急值守和工程隱患排查,落實中小水庫安全度汛措施,做好中小河流防洪調度和城市內澇防范,要特別注意防范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落實景區、農家樂等場所人員避險具體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各有關省進一步加強應急防范,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江西省防指19日18時30分將防汛Ⅳ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應急響應,貴州、重慶等省防指已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安徽將于20日凌晨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其他省防指將視汛情變化進一步采取措施強化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記者從四川瀘州敘永縣委宣傳部獲悉,暴雨還導致當地納黔高速受損,321國道大納路正東段、敘威路、兩高路及多處鄉、村公路中斷。圖為敘永縣正東鎮境內321國道受損嚴重。
4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南方再次出現強降雨
6月18日至19日,我國南方出現東西兩個降雨中心,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北部和四川南部、重慶南部、貴州北部、云南東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受降雨影響,福建閩江干流以及江西鄱陽湖水系昌江、四川長江支流永寧河、重慶長江支流蒲河等40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超警幅度0.02—3.30米,其中,重慶蒲河發生超保洪水,四川永寧河發生超歷史實測記錄洪水。受降雨和高山融雪影響,新疆伊犁河支流哈什河和切德克河發生超保洪水。
國家防總6月18日派出5個工作組分赴安徽、湖北、四川、重慶、新疆等省(區、市),工作組正在一線協助指導地方開展防汛抗洪工作。
南方地區再次出現強降雨天氣,中央氣象臺19日6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于19日8時3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19日18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19日夜間至20日,云南西部、貴州南部和東北部、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安徽中部、江蘇中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安徽中部、江蘇中東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雨或雷暴大風。
6月18日晚,重慶主城突降暴雨,理工大學食堂再次被淹。
入汛來最強降雨襲擊重慶 1.88萬人受災5人死亡
中新社重慶6月19日電 (記者劉相琳)入汛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強降雨襲擊重慶。記者19日晚從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此次暴雨洪災造成該市3個區縣1.88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直接經濟總損失2400萬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重慶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多三成,先后遭遇多次大強度降水過程。從18日傍晚開始,重慶大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天氣過程,重慶主城區和12個區縣達暴雨,6個區縣達大暴雨。受降雨影響,重慶26條中小河流出現1至4米不等的漲水過程,其中蒲河出現洪峰水位。重慶市氣象局和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連續發布暴雨、洪水橙色預警,并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強降雨導致重慶江津珞璜鎮及珞璜工業園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珞璜鎮多處房屋被淹,街道中洪水最深處已達2米,停放在街邊的轎車已看不見車頂,放眼望去一片澤國。僅珞璜鎮就有受災群眾1萬余人,洪水造成當地2人死亡。
暴雨給當地交通造成巨大影響。受強降雨影響,川黔鐵路已中斷行車,途經20余趟列車不同程度晚點、迂回運行或停運。航空方面,70余架次航班受影響,其中29架次航班備降成都、貴陽等地。當地旅游業也受暴雨影響,重慶多個景區已暫停迎客。
當地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此次暴雨洪災共造成重慶巴南、江津、綦江3個區縣1.8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197人,因災死亡5人,倒塌房屋66間,直接經濟總損失2400萬元人民幣。
據當地媒體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18日連夜前往重慶市氣象局,了解重慶全市氣象監測情況,研究部署防汛、地災防治和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
重慶氣象監測顯示,此輪降雨將持續到22日。目前,重慶市防指已與長江防總及周邊省防汛部門聯系,啟動烏江、嘉陵江等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機制。武警水電駐重慶某部處于全天候備戰狀態。重慶市防指已儲備價值1.02億元人民幣的搶險救災物資應對此輪暴雨洪災。
湖北強降雨造成4人死亡12人失蹤(圖)
中國新聞網訊 6月19日凌晨,湖北省迎來入梅以來的第一場強降水過程。位于湖北省東南部的黃岡市蘄春縣在19日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該縣張榜鎮最大降雨量達到205mm。據官方初步統計,暴雨已致該縣1人死亡11人失蹤,倒塌房屋67間,沖垮橋梁21座,沖毀公路15.5公里,沖毀河堤2900米,沖毀河堰50多座。目前,當地政府正組織開展救援。圖為強降雨導致蘄春縣部分地段發生塌陷。鐘欣 攝
中新網武漢6月19日電 (吳弢曹旭峰)據湖北省民政廳19日最新通報,6月18日至19日下午5時,鄂東北東部出現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全省4人死亡12人失蹤。其中,蘄春縣2人死亡11人失蹤、羅田縣2人死亡、英山縣1人失蹤。
通報稱,18日8時至19日8時累計雨量顯示,湖北全省有4縣市出現大暴雨。其中,英山185毫米、麻城147毫米、黃梅115毫米、羅田104毫米;鄉鎮雨量統計顯示,全省有1鄉鎮特大暴雨、55鄉鎮大暴雨、69鄉鎮暴雨,有10個鄉鎮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其中蘄春孫沖達252毫米。
其中,蘄春縣受災最為嚴重。湖北省民政廳發布的消息稱,蘄春縣19日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沖垮橋梁21座,沖毀公路15.5公里,沖毀河堤2900米,沖毀河堰50多座,造成2人死亡11人失蹤。目前,湖北省消防官兵在全力搜救失蹤群眾。
針對當前災情,湖北省減災委、湖北省民政廳19日啟動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Ⅲ級響應,并派出三個工作組赴蘄春縣、英山縣等重災地區核查災情,指導災區做好受災群眾救助等救災工作。
武漢中心氣象臺6月19日12時20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湖北枝江、宜都、松滋、巴東、建始、秭歸、長陽有50毫米以上降水,伴有雷電大風,重點防范山區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
該省氣象部門數據顯示,6月18日開始,湖北省南部和東部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8日正式進入梅雨期。
南方暴雨來襲多地受災 湖北連發16個紅色預警
暴雨來襲南方多地受災
湖北 16人死亡失蹤
19日,湖北的強降雨已造成黃岡、隨州、武漢、孝感、黃石、咸寧、天門7市21個縣的88.23萬人受災,4人死亡12人失蹤。湖北省減災委、民政廳19日啟動全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Ⅲ級響應。截至11時,湖北省氣象局已連發16個暴雨紅色預警。
截至19日18時,全省緊急轉移安置1.0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6.2億元。
江西 88萬人受災
據江西省民政廳19日初步統計,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88萬多人受災,5.8萬人被緊急轉移。江西省已啟動全省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救災四級應急響應,并發布昌江洪水橙色預警。
據江西省民政廳截至6月19日18時的統計,18日開始的暴雨造成景德鎮市、上饒市、等地88萬多人受災,溺水死亡1人、失蹤1人。
安徽 17.6萬人受災
記者19日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18日22時至19日13時,安徽省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強降雨造成安慶、池州、黃山市局部地區出現洪澇災害。
受強降雨影響,安慶、池州、黃山市局部地區出現洪澇災害.安慶市受災人口17.6萬人,轉移安置333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0多萬畝。
廣西 57萬人受災
記者19日從廣西民政部門了解到,受11日以來強降雨影響,廣西河池、柳州、桂林等10個地市55個縣區出現洪澇災害,57萬多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53.98千公頃。
自治區民政廳救災處19日15時統計,災害造成受災人口57.6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58萬人,因災死亡6人,失蹤2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