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叫我笑笑。生病很痛苦,笑笑這個名字,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陽光、活力。”
笑笑是網名。生活中,笑笑真名叫龔曉春,是上海小龍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12年來,笑笑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志愿服務1277個小時,他說,“生命中的這段時間,最發光、最發亮。”不久前,笑笑榮膺2016—2017年度上海市優秀志愿者。
不舍孩子眼里的期盼
每個周六上午兩小時,兒科醫院血液科病房,約定雷打不動。12年無論春夏秋冬、過年過節,笑笑風雨無阻。他將所有休閑時間,都給了這里的孩子,“孩子的眼神里有期盼,看到就會不舍”。
12歲男孩藝杰剛被診斷為白血病,不說一句話。爸爸在走廊里反復踱步,看到笑笑陪著其他孩子講故事。等故事講完,他戰戰兢兢走上前來,“我的孩子不肯說話、不肯下床,你能去陪陪他嗎?”
笑笑帶著小小的生肖馬,來到藝杰身邊,“我想跟你做朋友,如果你愿意,就點點頭;不愿意,就搖搖頭,沒有關系。”男孩想了半晌,點了點頭。
一次、兩次、三次……連續大半年,每個周六,笑笑都與藝杰見面,從第一次打開心扉,到之后的暢談心事,藝杰病情因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笑笑的疏導體貼,一日日見好。如今,男孩已康復重返校園。每次來滬隨訪,他都住在笑笑家中,“笑笑是我最好的朋友,許多爸爸不知道的秘密,笑笑叔叔都知道!”
“滾雪球”帶出百余名隊員
笑笑最早是造血干細胞庫志愿者。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援助對象,常是白血病患兒。12年前,笑笑將目光聚焦在這一特殊患兒群體上。2005年起,兒科醫院嘗試“陽光小屋—小小心愿”項目,笑笑主動請纓,對接血液科病房。
12年1277個小時,他帶領著百余人的志愿者團隊,用志愿服務的溫情與恬淡,陪伴許許多多患兒度過人生中艱難的一段。
“笑笑有一種感召力,我們都想成為像笑笑那樣的人。”施小姐是女子戒毒所獄警,機緣巧合她跟著笑笑來到病房,看到孩子們無邪笑容、純凈眼神,就此決定,加入笑笑志愿服務隊,把業余時間交付給更有意義的事。小施家住寶山、醫院在閔行,每次都由丈夫來回接送,不出幾次,丈夫也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作為“500強”企業的管理人員,丈夫還召集公司員工一同參與志愿服務。
是付出,更是收獲
笑笑也曾面對過許多心碎故事。
小學五年級的樂樂,被查出白血病,爸爸很自責,“家具不環保,很可能是導致孩子患病的主因。”那年兒童節,樂樂的小小心愿是想要一個玩具挖土機,笑笑精心做好準備,拿到挖土機后,樂樂開心了整整一天。
樂樂最終還是離開人世。生離死別給了樂樂爸爸極大感觸,一直從事家具行業的他,自兒子離世后,一度難以走出心理陰影。
直至一年后,笑笑收到一條微信,“感謝那段日子你們的陪伴,我為孩子們準備了點小禮物。”原來,樂樂爸爸精心制作了環保無害玩具,鼓勵志愿者們為更多患兒帶去歡聲笑語。
2008年汶川大地震。11歲的小王被深埋在廢墟之下,救出后急送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骨科搶救治療。小王從死神手里搶回一條命,代價卻是永遠失去一只手臂。住院期間,笑笑作為“援外志愿者”,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直至孩子出院后,依然保持密切聯系,資助孩子學業和生活,鼓勵他自強自信。
小王刻苦學習,最終考入夢寐以求的大學,重返上海。去年,他正式成為笑笑團隊的一員,定期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我接受過這么多人的愛心饋贈,是時候回報給大家了。”
志愿服務是付出,更是收獲。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評價,“由‘笑笑志愿服務隊’為標桿的院外志愿者,到廣泛覆蓋到醫務人員院內志愿隊,再到‘365黨員志愿隊’,志愿服務精神,正是醫院努力實現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使命和擔當的內在動力與源泉。”(來源:東方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