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融水:以“區塊鏈”黨建聯盟穿起發展“千條線”
十八大以來,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黨委、政府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區塊鏈”黨建模式,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堅持“中心工作到哪里,黨建工作延伸到哪里,黨員先鋒作用發揮到哪里”的理念,突出“區塊鏈”打造黨建聯盟。結合融水重點工作,以“黨建+中心工作”打造“三區六塊兩鏈”融水黨建模式,用黨建“一根針”,穿起縣域發展“千條線”的“區塊鏈”黨建聯盟機制,進一步提升各領域黨建引領水平和融合度,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力。以點帶面,以標準示范促進全面規范,全面推進基層黨支“提質聚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黨的工作成就回顧
突出“區塊鏈”打造黨建聯盟,以“黨建+中心工作”打造“三區六塊兩鏈”融水黨建模式(三區:旅游景區、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工業園區,六塊:農村、機關、國企、兩新、學校、醫院六個領域,以及脫貧攻堅、農業農村、旅游、生態工業和招商引資、新型城鎮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六大重點工作,兩鏈:脫貧攻堅產業鏈、全域旅游產業鏈),進一步提升各領域黨建引領水平和融合度。
(一)“三區”全面提升
一是旅游景區,環縣城、環元寶山旅游示范帶基本形成,全縣新增國家3A級以上景區6家,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和廣西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雙龍溝苗族文化旅游基地、彩云苗藝染織繡非遺生活美學館獲評為自治區文化示范基地。加大特色村寨保護力度,香粉中坪、洞頭甲朵榮獲首批“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夢嗚苗寨民俗文化體驗園榮獲“廣西十佳夜游景區”稱號,新國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大苗山古城等旅游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文化旅游扶貧系列營銷活動成效明顯,“融水文旅扶貧五大模式”成為旅游扶貧典型案例。2020年內接待游客647.16萬人次,旅游消費71.97億元,旅游業帶動成效明顯。二是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加快提質,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業態,突破農村單一農業發展限制,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271個,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范例。生態工業提速發展。三是工業園區提升,生態工業提速發展,工業園區集群效益不斷凸顯,風電、農副產品深加工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規上工業企業增加27家,榮獲廣西香杉板材基地、中國香杉家居板材之鄉等稱號。摩天嶺、九元山、梓山坪風電項目陸續并網發電,清潔能源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充分發揮竹木資源優勢,強化本土板材企業技術創新,榮獲中國香杉家居板材之鄉稱號。廉江·融水產業扶貧協作園標準廠房建設步伐加快,貝江村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成投產,工業園區集群效益不斷顯現。
(二)“六塊”全面增強
一是農村基層黨建。落實農村基層黨建重點任務。積極推進基層黨組織“紅旗村”創建活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點基層組織建設,雙龍溝、鐵坑易扶點成立融水鎮苗美家園社區,并選舉產生社區“兩委”干部,聚焦有為有效,為市、縣黨代表到鄉鎮、著眼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強化“三級書記抓黨建促脫貧”,安排32名處級領導包片聯系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狠抓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實現“后進”黨組織迅速轉化升級,示范引領鄉村振興工作。
二是兩新組織黨建。把“三聯”結對共建活動納入各單位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和年度績效考評主要內容。提升“兩個覆蓋”,以開展“清零行動”工作為契機,統籌“三聯”結對共建單位條塊力量,持續開展摸底排查,完善“六套臺賬”,對符合條件的兩新組織做到應建必建、應建盡建。總結做法,鞏固成果。融水縣146家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87個,覆蓋率達97.26%;社會組織47家中建立黨組織38個,黨組織覆蓋社會組織45家,覆蓋率達95.74%。
三是國有企業黨建。貫徹落實“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一企業一品牌”創建和“三標準兩規范”建設,把企業黨建納入縣委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圍繞爭創“四強”黨組織、“四優”黨員,實施“六化一創”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水平提升。打造國有企業示范黨組織6個,實現所有國有企業均有黨組織覆蓋。
四是機關事業單位黨建。開展“當先鋒、作表率、創佳績”主題活動,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加大對機關黨組織書記業務培訓,深化“一規范五服務”考評,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黨建提升年活動”和“當先鋒、作表率”主題活動的開展,實現“一個單位一個特色,一個支部一個亮點”,打造各部門各單位黨建特色和亮點,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打造縣人社局等11個單位作為全縣機關、教育、衛計、國有企業和“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
五是教育系統黨建。在學校開展“紅色園丁”評選,培訓一批“黨員校長”、“黨員名教師”示范典型。成立教育黨工委,理順教育系統黨組織關系,加強公立學校黨的建設,成立易地扶貧搬遷點苗家小鎮小學黨支部。深化實施5個100工程,鼓勵各學校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打造品牌。獲得柳州市教育系統“育人先鋒一校一特色品牌”7個、“育人先鋒崗”7個、柳州市“紅色基因黨建名師”培養工程培養對象4人。同時積極開展“行動學習進支部”活動,切實把“行動學習進支部”活動與學校黨的建設、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學校業務工作結合起來。
六是衛健系統黨建。成立人民醫院黨委,縣級三家公立醫院與市級醫院建立醫聯體聯盟工作模式,深入開展“政治理論聯學、實踐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黨建品牌聯創、優秀人才聯育、優勢資源聯享”系列活動。在衛健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黨組織評選,培育一批“天使先鋒”,樹立標桿以點帶面。
(三)“兩鏈”全面過硬
脫貧攻堅產業鏈。一是盯住靶心繃緊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認真貫徹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發展大局,集全民之智、舉全縣之力,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勁、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堅決啃下脫貧攻堅最后的“硬骨頭”,剩余的2034戶646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26個貧困村出列,勝利完成“十三五”期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二是集中兵力超常規,只爭朝夕攻克深貧堡壘。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集中力量打好“四大戰役”,全面補齊短板弱項,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全面達標;高質量推進產業、就業、綜合保障“三大提升行動”,全力打好“五場硬仗”,農村電、路、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持續加強;粵桂扶貧協作和西北工業大學定點幫扶成效突出。三是鉚足干勁不松懈,持續凝聚攻堅合力。不斷健全脫貧攻堅組織幫扶體系,把脫貧攻堅戰作為各級領導干部錘煉黨性、提升本領、展現作為的主戰場,堅持領導示范帶頭,帶動全縣黨員干部傾注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做好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退出工作,全面加強常態化督查考核,確保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脫貧攻堅,凝聚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在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安陲鄉江門村村委會主任楊寧等先進典型人物。
全域旅游產業鏈。緊緊抓住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和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契機,圍繞“以一個龍頭景區,帶動一片鄉村旅游,帶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思路,加快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全力打造旅游扶貧示范點。成功打造了雙龍溝、老君洞、夢嗚苗寨、榮地侗寨、七彩農場等一批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精品景點景區、鄉村旅游區,以及中國·融水苗族蘆笙斗馬節、金秋燒魚季等節慶活動品牌,實現貧困戶就業方式和收入來源多元化,引導貧困群眾走上了“以旅富民”的新路子。全縣2.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旅游實現脫貧致富,旅游業已成為助推融水群眾致富的重要產業。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堅定不移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到位,全面深化黨史教育學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繼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十四五”時期,全縣上下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凝心聚力、鼓足干勁、擔當作為、接續奮斗,以生態立縣、林業強縣、特色興縣、旅游富民為主線,接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用更加凸顯。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加強農村、機關、國企、學校、兩新組織領域黨的建設,結合建黨100周年大慶,表彰、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做好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各級領導干部大膽干事創業、主動擔當作為,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落實關心關愛干部政策措施,推進職務與職級并行,健全完善容錯糾錯制度機制,從嚴從實強化干部日常考核監督管理和培訓。加強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黨外干部培養儲備,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持之以恒整治“四風”問題,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推動形成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濃厚氛圍。壓緊做實干部警示教育,督促黨員干部帶頭正風肅紀。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陣地建設管理,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維護全縣意識形態安全。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積極營造全面開啟新征程和慶祝建黨100周年濃厚宣傳氛圍。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發展。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一手抓生態環境保護,一手抓生態經濟發展,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動文化、生態、旅游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著力彰顯金山銀山“價值”。
姓 名: 韋竹立 覃文敏
地 址: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