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家書萬金
一封家書、一段歷史、一種精神、一份初心,從革命先烈寫給父母的紅色家書中,折射出他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短短的家書,鐫刻著時代的印記,更蘊含著共產黨人噴薄的信仰。而我們要把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傳承,向史而新,明志、致知、勵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家書”。
明志,就是要堅持為民情懷。“拯父老出諸水火,爭國權以救危亡。”這是聶榮臻在在外求學時,寫給父母的家書,字字擲地有聲、慷慨激昂,年紀輕輕的他,立志報國,為民情懷,沒有忘記為什么出發,為國為民謀解放、謀復興的偉大抱負,是他一生的寫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百年來,有無數的革命烈士,立志于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而奮斗終身。明志,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為民情懷。
致知,就是要堅持戰時作風。“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年僅28歲的共產黨員夏明翰在經受連續嚴刑拷打后,忍著傷痛寫給母親的家書,鏗鏘有力,信念堅定,折射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始終密切聯系群眾,魚水情深的優良傳統。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從人民身上能夠汲取不斷前進的力量。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無論是在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戰爭時代,還是在攻堅克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打贏疫情保衛戰的新時代,無數的共產黨人,永葆初心使命,他們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有腳下有力量。“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歷史巨輪向前駛去,危與機并存。新時期有新挑戰,想要在當下歷史站位和時代答卷面前,要堅定理想信念,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必勝的信心決心,攻堅克難,逐夢新時代。
勵行,就是要堅持艱苦奮斗。“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發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兒已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這是王爾琢寫給父母的家書,字字珠璣,字字泣血,彰顯了革命烈士舍小家為大家、舍小義為大義、舍自己為他人的高尚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初心純不純、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純度,也看行之篤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見真章,變初心為恒心、視使命如生命,不斷砥礪前行。面對“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牢記“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的告誡,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努力答好時代考卷。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百年來,英雄的民族和英雄的人民用雙手描繪自己的未來,而今天,我們在奮斗中開辟未來,讓我們用,明志、致知、勵行,書寫屬于我們自己的“家書”。
投稿單位:廣西玉林市容縣楊村鎮人民政府
投稿人:玉昆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