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架子工陳江山,工作時穿梭在縱橫交錯的鋼管森林里,休息時,他就專心致志地練琴,水桶倒扣,再放上一個安全帽,就成了他的琴凳,被稱為鋼管森林里的“靈魂樂手”。抹灰工石建國,一手托舉生活,一手握住夢想,擠出業余時間寫字畫畫,十多年來不放棄,最終成為水泥上的“靈魂畫手”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希望青年人這樣奮斗:“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2014年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曾給全體在德國留學人員回信說,“要堅持學習,矢志鉆研。”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廣大青年在踐行使命、實現抱負的過程中,要挖好“堅持學習 矢志鉆研”這座“夢想富礦”以努力端正的工作態度、提升能力素質、專業素養、強化責任擔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奮斗,終將打開人生的“百寶箱”。
要穿起“迎難而上”這件“防護服”。明代文學家宋濂曾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說“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在近代,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工學博士黃國平在博士畢業論文中說“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出生在小山坳里,十二歲時母親離家出走,十七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為了攢學費,黃國平夜里抓黃鱔、釣小魚,方圓十公里的水田、小河都被他用雙腳“測量”無數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都是常有的事。如今,提起“堅持”“鉆研”,有些人擺出推脫的理由:“工作太忙沒時間”“年紀大了,沒有那個精力”等。宋濂、黃國平遇到的“困難”少嗎?但是他們依然能抬起向上攀登的雙手,最終達到人生的新高點,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呢?
要握緊“持之以恒”這把“金剛鉆”。做到“堅持學習,矢志鉆研”決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分鐘熱度”。今天心血來潮,“鉆研”十幾個小時“感動自己”,明天就忘之腦后,轉而去“鉆研”其他事情。就像去餐廳吃自助餐一般,這道菜香好“來一點”,那道菜也新鮮“又來一點”,不一會兒就能把肚子吃得肥滿,體重暴增,可是這樣對于增強肌肉、強健體魄有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要抱著持之以恒的態度去做事,貓下身子、干一行愛一行,
要挑起“責任擔當”這條“竹扁擔”。考取清華時,錢偉長文史雙百分,理科中的數學、物理、化學加上英語一共才考了25分,按照常理而言選擇歷史系就讀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他入學僅三日就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悲憤中毅然決定"我要學習如何造飛機大炮!"“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文科出身的他最終成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只有將個人的夢想同國家的、集體的夢想相契合,做到“人民至上”“為人民服務”,把老百姓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的擔憂視為當務之急,只有心懷責任,才能涌現出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把功夫練好,才能把書本研究透。
姓 名:韋竹立
地 址: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黨委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