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增信 汲取前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期間對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黨史,不僅是學習黨的優良傳統,更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汲取前進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攻堅克難。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信仰、信念、信心是最好的防腐劑。中共一大會議出席代表共有13人。最初,他們都有同樣的目標,處在相同的起點,但是卻因信仰信念不同而產生各自迥異的人生結局。陳公博因為一大會場遭敵探騷擾而驚魂未定,脫離集體逃回廣州,此后叛黨,不再履行黨的任務;周佛海在錯誤的理論指導下,與共產主義背道而馳,淪為“漢奸、國賊”;張國燾被俘后叛黨變節,投靠國民黨反動派,客死異鄉。反觀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鄧恩銘等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他們為解放人民立下血汗功勞、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不朽功勛,永遠被世人敬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必須要有端正的入黨動機,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在思想上就已經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參加廣州起義前留下《與妻書》,一封書信訴盡與妻子陳意映的纏綿愛意與難分難舍,但是面對黑暗腐朽的社會,林覺明選擇堅定革命志向,為了救國救民愿意犧牲一切,最終因受傷被俘而英勇就義。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年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是黨的創建者之一陳獨秀的兒子,但是他們從未因此懈怠享受,而是積極投身革命,將生死置之度外,最終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無窮盡的,人們從這些為革命獻身的烈士身上看到了未來的曙光,激勵著無數的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共產黨員要增強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把崇高信仰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的黨和國家歷經百年,從一窮二白走向了繁榮富強,取得了其他發達國家幾百年才造就的輝煌成績,我們要更有必勝的信心和勇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歷史偉績。
作 者:周劍 中共容縣自良鎮委員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