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史”學習中擦亮紅色記憶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黨員干部要在“四史”學習中,爭當“追光者”、“繼承者”、“踐行者”,不斷擦亮紅色的記憶。
爭當“四史”學習的“追光者”,賡續紅色精神。一艘紅船,游于南湖;一面紅旗,飄在井岡山;一隊紅軍,蜿蜒雪山;黑幕籠罩著的中國,乍現一道曙光,這是歷史的光芒,精神的光芒。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進行基因測序。”在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延安精神、大別山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抗疫精神等,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的豐富滋養,從勝利走向強大的精神動力。賡續紅色精神,我們得到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的鼓舞;得到舍生忘死、為和平事業而奮斗的愛國精神的激勵;得到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革命精神的勉勵。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輩們,追著那束紅色的光芒,甚至是用自己的獻血與生命,讓那束光芒變得更加耀眼。百年后的今天,新時代的青年,同樣追尋著這束光芒,成為新一代的“追光者”。用“紅色精神”閃耀著的光芒,照亮奮進的道路,并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擦亮共產黨人的信仰底色。
爭當“四史”學習的“繼承者”,講好紅色故事。一幢陳舊的老屋,一件文物,一本紅色軍書,一雙繡球草鞋,都流傳著令人難以忘懷的紅色故事。“四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理想信念的光輝歷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我們作為“繼承者”要利用好黨的紅色資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在一百年的接續奮斗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了偉大功業,壯闊征程上誕生了無數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無論是視死如歸斗爭到底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還是習近平總書記常提起的“半條被子”“軍需處長”等紅色故事,抑或是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把墨水當糖水喝的故事,這些故事生動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和精神追求,引起我們強烈的心靈共鳴,激勵著“后繼者”頑強拼搏、奮勇前進,代代相傳革命薪火。
爭當“四史”學習的“踐行者”,譜寫紅色贊歌。歷史的光可以照亮未來的路,歷史的紅色贊歌在代代傳唱中變婉轉動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這一代,應爭當“四史”學習的“踐行者”,以“實踐”為落腳點,譜寫屬于我們的“紅色贊歌”。學史力行,要在“四史”學習中要學會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把“四史”學習教育同立足工作崗位同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我們要擔當起時代重任,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開拓者、奮進者,爭當干事創業的排頭兵、生力軍,運用“四史”中的智慧與精神推動事業的發展,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譜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紅色贊歌。
銘記歷史,以史為鑒,我們在“四史”學習中擦亮紅色記憶,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追光者”、“繼承者”、“踐行者”,扎實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投稿人:玉昆靈
單位:廣西玉林市容縣楊村鎮人民政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