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紅色血脈”的“洪荒之力”
近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作為共產黨員要從“紅色血脈”中感悟“信仰之力”、汲取“奮進之力”、凝聚“初心之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感悟“信仰之力”,賡續“紅色血脈”。“漫漫長征路,滴滴紅軍血。日落寒霜起,血染湘江紅。”30萬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湘江戰役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今天,我們回顧黨史,就是要從中感悟“信仰之力”,賡續“紅色血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深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富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強中國”,在日常工作中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初心和使命;在生活中教育引導自己的親屬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紅色家風“吹”暖人心。
汲取“奮進之力”,強化實干擔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習歷史就是要善于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回望漫漫來時路,當初那艘‘紅船’歷經百年風雨而飄搖壯大,早已將我們為什么‘能’、中國人為什么‘行’的歷史密碼深深拖曳在神州大地。”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的我們,要以“趕考”之姿答好“新答卷”。作為黨員干部,要以“實”字為本、以“精”字為要;對待學習“馬虎不得”,對待工作“應付不得”;唯有練就過硬為民本領,敢擔當善作為,才能成為人民滿意的“勤務員”,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凝聚“初心之力”,綻放民生“幸福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王繼才王仕花夫婦 ,32年相伴駐守開山島;張富清,60余年深藏功名奉獻貧困山區;黃文秀,遇到山洪仍不忘百姓……無數的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情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二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基層干部,要始終做到心中有民,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讓百姓滿意為導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困擾群眾“衣食住行”的“急難愁”事,用解決一樁樁民生實事的“汗水”澆灌民生“幸福花”。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覃麗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