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提升“領頭雁”戰斗力。深入“頭雁引領”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村“兩委”換屆,共選出223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換屆后25個村(社區)100%實現“一肩挑”;96%黨組織書記年齡不超過55歲;100%的“兩委”中至少有1名35歲(含)以下年輕干部;100%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由村(社區)黨組織紀檢委員擔任;100%社區干部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培養“雙帶”黨員35名,并指導“雙帶”黨員帶頭成立專業合作社9個,回引人才80名,行政村后備干部62名。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模式。強化典型示范引領,打造星級基層黨組織10個,“六好”示范村6個;抓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構建“黨組織主導+黨群理事會主動+村民主體”的鄉村治理體系,龍山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做好“三清三拆”活動,村屯衛生面貌和生態環境大為改觀,永安村獲“自治區衛生村”榮譽稱號;結合黨員積分化管理,在佑洞村建立全縣首個“積分+愛心超市”,引導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共建共治共享。
黨建引領加速釋放村集體經濟發展動能。以“黨建+脫貧攻堅+扶貧產業基地”模式,把支部建設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集在產業鏈上,把貧困群眾發展在產業鏈上,創建了東門鎮“一區三園”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即縣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紅心獼猴桃種植示范園、兵馬坡毛葡萄種植示范園、橫岸沙糖桔種植示范園)、大福村毛木耳扶貧產業示范基地、大境村崇柏油茶扶貧產業示范基地、沖洞村千畝連片“雙高”糖料蔗示范基地、榕木村寨洲中歐電商產業扶貧示范基地等,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凝聚鄉村振興“紅色引擎”。2020年全鎮24個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300.16萬元,比2019年增長了73.5%。
作者:韋秋雨
單位: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黨委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