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辛亥革命精神 書寫民族復興新篇章
“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繼續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和肯定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
回顧歷史,以史為鑒。辛亥革命的發生,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斗爭的必然結果。在那個時局動蕩、飽經風雨的年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劫難時,孫中山先生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奮起反抗,積極求索,展現了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無論是“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令招俠女魂。”的秋瑾,還是“奮斗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的方聲洞,抑或書寫“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林覺民,辛亥革命先驅們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振興中華的長路上不畏艱險、奮勇向前。
立足當下,堅持黨的領導。如今,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地踏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事業,開創歷史新成就。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黨建的偉大工程向前邁進。
開創未來,英勇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然而,前進的道路向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總是充滿了艱難和坎坷。先烈前仆后繼利國為民,我們后輩應秉承先人遺志,以飽滿的自信和堅強的斗志,共筑復興偉業。“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孫中山先生的這句話而今讀來更覺鼓舞人心。中國夢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民族復興是每一位中華兒女共同的追求與愿景,愿負重前行,愿篤行報國,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共同書寫民族復興的華麗新篇章。
(平樂縣沙子鎮人民政府 黃江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