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奮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培植好人才發展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篇章提供不竭動力、堅實支撐。
厚植人才發展的沃土,抓深化改革為人才筑基。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只有全方位全鏈條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束縛人才的制度藩籬,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石,方能讓人才“第一資源”更好地激活創新“第一動力”。著眼黨管人才是關鍵,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協調高效、整體推進的人才工作良好氛圍。著眼才盡其用是重點,要積極引導各類人才想作為、爭作為、有作為,開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新局面,深入推進人才效能建設。著眼服務發展是保障,圍繞打造人才一體化發展新高地,加大重點領域人才開發力度,實施重點人才工程項目,為優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撐和專業保障。
厚植人才發展的沃土,抓人才引育促力量集聚。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要廣開門路“引”才,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引進人才,著力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實用性人才以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想方設法“育”才,在聚焦人才培育使用上“下功夫”,整合培訓資源,打造教育平臺,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精準性,抓好青年技術骨干、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以及其他各類人才的培養,激活內生動力。要不拘一格“用”才,不要唯學歷、身份和資歷,要大膽唯才是舉,破除選人用人的“圈子現象”,凝聚能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隊伍,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全面打好“引育用”組合拳,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場,才能更好的引進、育好、用實人才。
厚植人才發展的沃土,抓環境優化煥發新活力。實踐證明,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就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難以激發人才活力。因此,要堅持環境為本,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發展環境,通過政策支持、精神激勵和生活工作條件保障等措施,著力營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社會環境,形成有利于各類人才專心謀事的良好氛圍;著力營造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著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對大膽探索、銳意改革出現的失誤予以容錯;著力營造待遇從優、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增強人才隊伍的歸屬感,讓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平臺、發展有機會、生活有保障。
“欲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新形勢新任務下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和舉措,不斷厚植適合各類人才發展的沃土,把各類優秀人才匯聚到黨旗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磅礴力量。
(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塘岸鎮人民政府 劉海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