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調查發現,中央一系列簡政放權的重要舉措成效明顯,但在權力層層下放過程中,有些地區和干部因怕擔責,求穩怕亂,畏首畏尾,“慢作為”,甚至“不作為”。有輿論認為,隨著中央一系列簡政放權措施的推行,成效己初步顯現,但是要真正把這項政策落到實處,還需要疏通“最后一公里”工程。
經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洗禮,在基層的確門好進了,臉好看了,話好聽了,但仍然存在事難辦的“軟釘子”現象。不可否認,在簡政放權過程中,大量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到基層,基層一時難以完全“消化”,難免會出現有流程不熟悉、有事項不了解、審批相對謹慎之類的情況。但是,這不能成為“慢作為”和“不作為”的擋箭牌。畢竟,只要有一段的適應時間,不熟悉的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沒有法治“劍鞘”的保護,就會成為傷害民眾的利刃。其實,簡政放權堵在“最后一公里”,官員該為的不為,不僅是一種權力的“任性”,更是“懶政”“庸政”,是“變相腐敗”。
值得期待的是,日前,中央已經印發《關于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在規定時間內公布權力清單。這必將助力疏通簡政放權的“最后一公里”,為建設法治政府打下基石。
筆名:田言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