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湖北法官辭職當北漂:聽說律師年薪二三十萬

時間:2015-11-19 09:32: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湖北丹江口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 受訪者供圖湖北丹江口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 受訪者供圖

  “我不適應官場應酬,再不出來就沒機會了”

  “或許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一個奢華的夢想”,昨日,《一名法院常務副院長的辭職感言》一文在社交媒體刷屏,辭職的主人公是43歲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他在北漂之后當了“夢寐以求”的律師。

  昨日徐光明在接受南都記者獨家專訪時袒露,曾辭職被拒。市委組織部的領導不解,當官多有前途多有面子,“當律師不就是擺攤搞服務的嗎?”他于是“曲線救國”選擇先去政法系統,在距離法院院長半步之遙時,他再次提出辭職。老領導勸他,馬上就要當院長了,工資也得漲了,干折騰啥?

  “不折騰,哪來的海闊天空!”徐光明坦言,大學起就想做律師,6年前放棄仕途做律師沒成功,再不跳出來就沒機會了。他也坦承,當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月薪4000余元,聽說北京律師行業平均年薪二三十萬,但辭官北漂,不是首先考慮收入,只是終于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領導說,當官多有面子”

  南都:你說辭官當律師,是為了實現一個“奢華的夢想”,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徐光明:我從漢江師范學院的政治歷史教育專業畢業,曾是學校演講協會會長、廣播臺負責人、校團委學生負責人,大學時代就很喜歡演講、辯論,夢想做一個律師。

  南都:有說你是26歲當副鎮長、30歲當副局長,最年輕的同級政法委副書記、最年輕的同級法院常務副院長。

  徐光明:我畢業后當了四年半老師,也一直在學習法律。1997年,我25歲的時候就準備參加法律資格考試,恰逢1998年丹江口市首次公開招錄公務員,就湊熱鬧參加考試,結果考上市人事局第一名,端起這個“金飯碗”,幾乎每隔一年半職務調動一次,2005年做到正科級干部。

  南都:你說過,相比官場應酬,更喜歡研究法律。

  徐光明:我畢業后從法律專科學起,一門門課程通過,包括后來在武大學習法律,這并不是為了做官刷履歷,更不是為了文憑,而是單純為了知識。那會兒在書桌上貼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詩句,把法律專業和司法考試需要過的每一個課程都寫在墻上,過一門就打一個勾。司法考試那會,隔壁住著一個紀委干部,有一次問我,你怎么半夜一兩點還不關燈?

  南都:結果后來你做了政法委副書記和法院副院長,而不是做律師。

  徐光明:其實中間辭職過,都沒成功。有領導還說,你當官多有面子,當律師不就是擺攤搞服務嗎?公務員體系中,行政職位由不得自己挑選,一般市委任命也不會提前打招呼。2010年本想去公檢法部門,但因職位限制,只能去政法部門,后來做政法委副書記,2012年到了市人民法院。

  南都:你博客轉的一篇文章提到,明星檢察官楊斌辭職了,其中有個細節,說“基層法庭破破爛爛的,坐上去一點感覺都沒有”,這些你有什么體會?

  徐光明:其實近幾年基層法庭硬件水平提高了,我特別喜歡坐在法庭上的那種神圣與莊嚴,盡可能地還原案件的真相。我習慣自己開庭,送達文書,親自打電話,盡可能自己經手多辦案,辦案的時候即便事件瑣碎,但還是很憧憬很自豪。我崇尚法官這個職業,法官是公平正義的捍衛者之一,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做一個純粹的法官也難”

  南都:你談到,即使做一名審委會委員,分管民事、行政業務的副院長,無可避免的各種會議、各種檢查、各種評比、各種協調,還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徐光明:我其實只想多辦案、辦好案,深入研究法律,做個專業的法律人。但市里會議太多,林業、農業、計劃生育、文明創建、綜合治理各種評比,都會叫上法院。法院院長只參加更高規格的會,這些會議就都落到我這個常務副院長的頭上了,有時候到年末連續幾周都開會。此外接待太多,上級來法院視察指導工作、外地來交流,院長出面之后,其他事情也靠我。

  南都:做一個純粹的法官呢?也無法免俗?

  徐光明:其實,行政化制度下的法律系統,要做一個純粹的法官太難,即便不是院長副院長,是一個普通的法官,也要應對各種會議。我曾經問過領導,能否跟我分工調整,不想管這些法律之外的事情,但領導笑著說,好多人巴不得分管你這些核心要務呢,爭取了幾次都不成。相比之下律師更自由。

  南都:有人說,當法院副院長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把一個市的案件公平公正處理,當一個律師處理的事件很有限。

  徐光明:我分管過民事庭和行政庭,但是一個市的法院副院長并不像外界想象的,能對全市發揮那么大作用。法院系統,法官獨立負責案件,需要副院長簽字,有時候基層法官和領導意見不一,往往領導會很強勢,最后聽領導的。但我的原則是,充分尊重并聽從直接辦案法官的意見。

  南都:近年來多起冤假錯案浮出水面,你經歷過冤假錯案的糾偏嗎?

  徐光明:要說審判完全出錯、事后糾偏的案件,這兩年沒有遇到。不過經常會有當事人纏著法官,不厭其煩喊冤,但其實很多案件就那么簡單明了,法官也會不耐煩,這種時候找到我,我還是會耐心聽他說,畢竟再小的案子對他們也是天大的事,我覺得溝通和傾聽是法官最基本的要求。

   “我不適應官場應酬”

  南都:你在辭職報告中說,根據個人的人生規劃和職業選擇決定從事自由職業。辭職感言的文章中談及你的父親和妻子,你說父親去世讓你更加淡泊名利,妻子支持你辭職做律師。

  徐光明:去年開始辭職的念頭愈來愈強,父親也突發心梗,心肺衰竭,最后守到他去世。父親生前常說,當官就要做好官,要把事情做好,要那么多錢干啥?也是在父親生命最后的時間,想清了很多事情,對功名利祿更看淡了。

  南都:你在朋友圈和博客轉發了很多官員辭職的文章,比如9月你對濟寧市長辭職評價說,辭職有時和職位高低真的沒什么關系,主要還是自身的人生評價標準和志趣愛好。

  徐光明:盡管升得比較快,行政工作也得心應手,但擅長的不是最喜歡的。我不適應官場應酬,經常別人請吃飯請三次都不去,后來有人說我架子大,其實只是不愿意參加那些活動,有的事情是我應該辦的一定辦好,不該辦的別人再求也堅持不辦。

 南都:你說,從6月辭職到10月29日接到市委組織部通知同意辭去所有職務和公務員身份,如釋重負。中間有沒有掙扎?

  徐光明:有領導勸我,你辭職多可惜,距離法院院長只有半步之遙,光宗耀祖前途無量啊,什么功名利祿不談,就是工資也得馬上漲啊。法官威嚴,但我還是想當律師。身邊很多朋友勸我,你不當官做生意啊,或者在湖北本地做律師也行啊,這么多官場的資源,但我還是選擇到遠方。

  南都:有網友關注,律師比法官更好賺錢。

  徐光明:的確有人說我是為了錢。在丹江口這個縣級市,2010年我在市里當政法委副書記,一個月所有收入只有3000多元,今年辭去法院副院長之前,收入有4000多元。當律師,聽說北京業內律師平均水平是年薪二三十萬,既然敢下海就不怕淹死,我希望能為律所做貢獻,在兩三年能達到律師行業的平均薪資水平。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