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北京一家公司的圖書室,一名小朋友在看書。當日,學校停課,有些孩子因無人照顧,家長帶著孩子去上班。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征/攝
部分學校遠程視頻上課
學校落實停課不停學比較到位
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發布后,市教委下發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課,但“停課不停學”。在家的學生通過在線教學、線上交流等方式,足不出戶獲取知識;部分因家中無人看管、不得不到校上課的學生,教師全程“待命”面對面指導學生自習。
學校制定自主學習單
7日晚,市教委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紅色預警期間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課。學校黨政干部、教師要安排好值班,堅守崗位,對家中無看管條件,需送到學校的孩子,在和家長確認無誤的基礎上,學校妥善安排好到校學生的學習、生活。
直至預警發布后4小時,也就是7日晚10點半,中關村第二小學的教師們才紛紛離校。四年級班主任禹楠告訴北京晨報記者,7日晚8時,學校向各位學生家長發布第一封停課通知,并落實回復信息,此時已有95%以上的家長確定學生次日不到校上課;晚9時左右,學校發布第二封停課通知,要求學生盡量不到校,并敲定學生去向。此時,老師們正在同時進行著另一項工作,布置“自主學習單”。禹楠說,各學科組組長通過線上聯系,要求3個校區的各自學科教師以年級為單位,共同制定未來2天的自學任務單,隨后依次向年級組、學科組、校級學科負責人逐層上報。僅在4個小時內,每名學生家長便接到了一份“防霧霾自主學習方案”,其中明細了一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科技、藝術等各學科的2天自學任務。
停課不停學執行到位
昨天一早,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市教委主任線聯平,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走訪了西城區部分學校,現場了解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及師生、家長反映。
王寧副市長在走訪中,要求學校既要照顧好到校學生的學習生活,也要關注到在家學生的情況,并指出要應用科技手段加強預警期間的家校合作,校方實時了解學生情況,通過此次啟動紅色預警積累經驗,為之后的應對做充足準備。
在八中初中部,王寧副市長特別關注了值班教師、初一四班班主任劉慧敏老師的微信群和公眾號,以了解老師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方式。他指出,中學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特別是畢業年級的學生情況,“不要因為停課焦慮,覺得影響課程進度”,要求學校依據學案跟進學習進度,同時考慮遠程教學情況,確保“停課不停學”。
“目前看執行得比較徹底到位”,昨日調研西城區三所學校后,市教委主任線聯平表示,學校做到了提前與家長聯系,確認學生到校情況。早上的調研情況也顯示,學校對于紅色預警預案落實得比較到位,組織了到校學生自學,并通過微信群、網絡學校等方式與學生互動溝通,“總體平穩,符合要求”。
線聯平表示,要通過此次預案不斷完善具體方案,了解家長學生,讓今后類似情況出現時的措施更加具體化,更加順暢;同時要積極應用網絡,使之成為師生溝通的有效手段,讓學生不在教室也能學到知識。
在市教委頒發的通知中,還要求各高等院校停止戶外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減少戶外活動。對此,不少高校將體育課叫停,或改為室內活動。
到校:教師面對面指導學生自習
昨天,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全體教師們依舊準時到崗。一大早,學校領導班子便召開緊急會議,統計到校人數、落實授課方案。
據副校長白雪峰介紹,雖然下達停課通知,但仍有部分學生到校上課,其中,高一、高二年級大約各100人,高三年級約200人,初中各年級約50人。雖然到校學生并不多,但是學校依舊保證教師按課表進班上課,只是授課內容作出了一些調整,由任課教師進班布置自學任務,明確學習要求和反饋方式。“我們現在每個班里面,每一科任課老師,都安排了老師跟學生面對面指導,和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
與清華附中一樣,昨天,西城區奮斗小學17名學生在學校度過了開心的一天。上午8時,學校一間教室內坐著17名小學生,手中捧著圖文并茂的小人書。據學校教學主任劉俊英介紹,這些學生均來自低年級部,學校會以40分鐘每節課,為他們播放霧霾宣傳片,講授應對霧霾的知識;另外還會開設“認識鐘表”等綜合實踐課程。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校方的“停課”通知張貼在校門口顯眼的位置。但校門口仍有老師值守等待到校學生,這位老師告訴記者,“一些學生家里網絡條件不太好,或者沒人看管,仍舊能來學校,老師們都在,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學習。”
在家:網絡遠程教學可提問互動
在家學習的學生,則能通過線上教學享受送教上門的服務。昨天,東城區“學習e網通”網絡平臺錄制的5000余節各學科課程已經全面上線,學生可以自行登錄收看。同時,各學校也紛紛通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