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5萬元眾籌 一個小時滿額1178份心意 暖了這個冬日

時間:2015-12-26 08:41: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閱讀、助學,一位平凡老人的細節,溫暖了這個冬季,打動了這座城市。大家倡議以雕像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故事。昨天,錢江晚報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聯合啟動這一愛心行動。從正式對外公布,到眾籌完成,前后不過1個多小時,1178位熱心人士,迅速完成了公益眾籌。直到昨天下午,還有人特意趕到錢江晚報詢問是否有機會繼續參加。

  有網友留言,一直以來,很多人覺得雕像就是“樹碑立傳”,就是高大上的完美,其實不然,這只是一種紀念的方式,給韋老師做雕像,只是想讓一個普通老人的故事傳播得久一點,讓這個城市更加溫暖。昨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熔銅藝術家朱炳仁也被大家的熱情感動了,他表示會盡快拿出一件讓大家滿意的作品。

  為了讓“溫暖”擴散得更廣一些,錢江晚報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緊急趕制了一份特殊的紀念品:以韋思浩老人為主題的書簽,共1178張,贈予熱心參與的愛心人士。

  接下來,錢江晚報將持續關注這份愛心接力的進程。

  5萬元愛心眾籌

  1個多小時被“搶完”

  經過一系列的嚴格審核和備案,前天晚上,由錢江晚報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聯合發起的公益眾籌——“為韋思浩老人做一個雕像”,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試運行。

  昨天早上7點左右,公益眾籌活動正式開始,1個多小時后,也就是昨天早上8點半左右,眾籌金額達到50396.78元,眾籌結束,共有1178人參與。不少網友在朋友圈感嘆,剛剛轉發出去,就發現已經完成了。

  不僅如此,直到昨天下午,還有讀者特意趕到報社,詢問還有沒有機會繼續捐款。84歲的周老伯就是其中一位,他住在拱宸橋,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我今天早上很晚才去報箱拿報紙,看到這個新聞后,我吃好中飯,緊趕慢趕,倒了兩路公交車。”

  周老伯說,讓他感動的是韋思浩對學習的重視。“我也還在學習硬筆畫,覺得活到老學到老真的不是一句空話,所以我對他的這種學習態度非常欽佩,也有共鳴。”

  “大家一起出一份心意這種方式很好,本身就是希望能夠告訴更多的人。”臨別前,我們送給周老伯一幅靈隱寺祈福年歷,謝謝他。

  不要高大上,只要接地氣

  “讓更多的人愛學習、愛助學”

  怎樣的雕像最適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熔銅藝術家朱炳仁認為,韋思浩老人的雕像,可以小一點,可以簡單一點,只要能夠刻畫出他身上的特點。

  昨天,參與眾籌的網友也表達了他們共同的想法:不要高大上,只要接地氣。

  網友陳女士:韋老師無論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不放棄對學習、對閱讀的執著,在今天這么浮躁的社會,這份執著顯得尤為可貴,也很接地氣。

  網友“pipichong”:我支持給老人做一個雕像,也參與了眾籌,但我想說的是,不要那種很高很大的,希望是一種類似紀念品一樣的大小。不要把他過度拔高,而是以這樣一種方式,讓大家記得有這樣一位老人,一個對閱讀、對學習熱愛的老人。

  讀者鄒先生:韋思浩老人的故事很簡單,他的精神也很純樸,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份簡單和純樸。

  讀者小秦:韋老師肯定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他也肯定不會是一個完人。但今天,我們不需要完美的人,只需要一個溫暖的細節,學習、助學,這兩點值得我們學習,只要愿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以韋思浩的名義,讓更多的人做到這兩點,這才是做雕像的終極意義。

  送上一份限量版主題書簽

  謝謝你們的熱情和心意

  這只是一種紀念的方式,給韋老師做雕像,只是想讓一個普通老人的故事傳播得久一點,讓這個城市更加溫暖。

  大家的熱情,也讓活動的發起方很感動。昨天,錢江晚報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緊急趕制了一份特殊的紀念品——以韋思浩老人為主題的書簽,共1178張,贈予熱心參與的愛心人士,先到先得,送完為止。

  領取方式有兩種,1、你可以撥打錢報96068熱線,留下你的姓名、詳細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待書簽印制完成后,我們將通過快遞郵寄給你,共100張。2、你也可以元旦小長假后到市民中心的杭州市圖書館服務總臺領取,共1078張,先到先得,送完為止。

  與此同時,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勵基金會表示,基金會負責向所有捐贈人(個人、企業)開具捐贈票據,但為節省公益成本,票據送達方式分為二種:

  1、累計捐款500元(含500元)以上者,基金會負責向捐贈方快遞捐贈票據;

  2、 500元以下單次捐款者,票據將以照片或掃描件的形式提供給捐贈者;

  3、請所有捐贈者明確注明相關信息:姓名、地址、郵編、手機號碼、開票名稱、捐贈金額等(捐款請注明:“為韋思浩做一個雕像”),并附上“個人中心”中“我的捐款”記錄截圖,所有信息發郵件至ycjlorg@163.com。如有疑問也可將咨詢內容發送至上述郵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