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中國面積最大天然紅樹林面臨外來物種威脅

時間:2015-10-16 14:03:1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深秋10月,行走于廣西北海市馮家江入海口附近灘涂上的紅樹林間,但見一頂頂青翠的樹冠似雨傘隨風搖曳;樹下,形態各異的樹根茂盛地生長著。但如此神奇美妙的“海上森林”近年來在城鎮化、工業化以及外來物種的入侵下,一度在地球上急劇萎縮。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天然紅樹林所在地,廣西沿海紅樹林亦未能躲過這場劫難。

  “廣西沿海紅樹林正在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威脅著紅樹林的生長!睆V西紅樹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在受訪時不無憂慮地說。

  20世紀70年代末,廣西沿海紅樹林面積有9000多公頃,占中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三成多。到2007年只剩下6700多公頃。

  范航清指出,沿海港口碼頭建設以及濱海城市化的推進正在掠奪中國天然紅樹林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雖然近年來官方加大對沿海紅樹林的保護,并引進外來紅樹品種進行人工補種,但是區域紅樹林受到病蟲害和外來物種入侵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據廣西林業部門披露,廣西沿海紅樹林主要外來入侵植物目前發現的有互花米草,受互花米草侵害主要發生在廣西北海市。廣西防城港市、欽州市亦有發現。

  “互花米草是北海市紅樹林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范航清說,除了北海市廉州灣,隨著互花米草的不斷增長,北海銀灘附近的紅樹林內也被其入侵。他表示,在此前的幾次考察中,已發現互花米草入侵紅樹林后,有少量紅樹植物死亡的情況。

  互花米草是一種原產于美國大西洋沿岸、生長在潮間帶的多年生鹽沼植物,具有超強的繁殖擴散能力。近年來,互花米草在廣西北海市蔓延面積已達6000多畝,約占北海海岸線總長度的25%。

  除遭受互花米草等外來植物危害,廣西沿海紅樹林近年來還面臨著害蟲入侵的嚴重威脅。

  今年9月,與北海鄰近的防城港市港口區海域紅樹林、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遭受蟲害。截至目前,廣西沿海紅樹林蟲害發生面積已超過4500畝。

位于防城港市的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在遭受大面積蟲害后,立即開展“人蟲大戰”。自9月23日開始,當地海洋部門每天組織大批人力進行滅蟲,包括采取高壓水槍除蟲、人工摘除以及燈光誘捕等多項措施。

  目前,前述保護區遭受病蟲害的紅樹林,已大部分重新長出了新芽。

  北海市山口紅樹林保護區近5年來先后投入約700多萬元人民幣,用于實施人工造林和良種化、建設濱海標本園、進行外來物種監測治理,加大紅樹林病蟲害防治力度。

  近幾年來,廣西大力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逐漸加強對紅樹林生態系統的保護。目前,紅樹林面積已恢復到7300多公頃。

  針對廣西沿海紅樹林危害情勢,來自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廣西大學、廣西林科院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站的專家已采取行動,并謀求建立紅樹林濕地外來物種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全力構建沿海紅樹林保護屏障。(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